第430章 導火索(四)(1 / 2)

顯然在1919年就玩二戰德國佬的閃電戰是非常不現實的,王振宇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宏大而不切實際的設想。在思索了半天之後,把一批軍工專家叫來很是費了些功夫,終於拿出了一個簡易裝甲車的方案。

150輛發動機性能最好的德國卡車被第一批進行了改裝,全部加護了20毫米厚的鋼板,連輪胎部分也進行了二次加護。這些卡車就變成了裝甲車,裏麵可以乘坐16人,同時裝配一門37mm平射炮,一挺重機槍、二挺輕機槍。估計一旦用於衝鋒就具備速度快,火力猛的特點。

但是缺點同樣明顯,輪胎在地形的適用性上是無法跟坦克履帶相提並論的,而且防護能力也差的可以,估計碰到日本人的手榴彈挺身隊就要吃大虧。所以這種突擊用裝甲車最終在第一旅隻配備了220輛,隻能作為震懾性和輔助性部隊存在。

在此後長達一年的時間裏,中德軍工專家按照王振宇的要求,最終設計出了神甲輕型突擊坦克,雖然從外觀上看變化不大,但是其重量下降到了8噸,乘員人數自然也減少到了3人,這種更符合實戰需要的輕型坦克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9公裏。最終第一裝甲旅編製配備了一個由二十八輛裝備了57mm低速火炮的輕型坦克組成的坦克團。

而這一切都是在離徐州不遠的401軍工基地裏秘密進行的,這裏的戒嚴保密措施幾乎達到了最高級別。日本人自然對於這個基地中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了,如果他們現在能進入到這個基地肯定會大吃一驚。

以二十八輛輕型坦克為先鋒,尾隨一千多名手持MP18衝鋒槍的士兵朝著預定的敵軍陣地發起了突擊。而220輛裝甲車則進行了一個迂回直插敵軍側後,戰鬥僅僅進行了半個小時,假設的一個師的敵軍全軍覆沒。

王振宇十分滿意的跟這次演習的總指揮,德國人古德裏安中校握手並致以謝意:“相信我,古德裏安先生,你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德國軍人。”

而刻板的古德裏安似乎對於眼前這位年輕的中國統帥的誇獎並不在意,他十分冷酷的答道:“說實話,王將軍,我們現在的作戰思路來自於您最初的建議。如果您的對手隻是日本人,我保證他們會在這種攻擊麵前大吃一驚,但是如果是英法,我覺得您會吃大虧,首先這種裝甲車部隊隻適合在開闊地形上進行短促突擊一旦遇到河流,溝壑就會行進困難。同時我不得不負責任的告訴您,您麾下的工兵部隊目前還達不到德國陸軍的標準,我想需要另外組建一支精銳工兵部隊,配合裝甲部隊的作戰。特別是搭橋和鋪路還有搶修三個方麵的工作,這些都不是開玩笑的,一個疏忽就會讓我們的努力全部白費。”

王振宇點點頭,沒有說話,而是轉頭看向了站在萬耀煌參謀長和李宗仁國防部長身後的裝甲第一旅的軍官們。

旅長顧祝同和參謀長陳繼承都是遠征軍出身,王振宇認真詢問道:“對於這個部隊如何指揮和運用你們心裏有沒有一本賬啊?作為軍官,你們自己會不會使用這些武器啊?”

。。。。。。

在回答了王振宇的問題後,顧祝同身為旅長自然是要介紹下屬的軍官了。讓王振宇頗為吃驚的是,擔任第一坦克突擊團團長的居然是自己叔父王隆中的長子王振華,此子論輩分是自己的族弟,今年才23歲。不用看能當這個團長就是自己的麵子,王振宇有些不高興了,老子組建這支部隊是為了提升戰鬥力,不是為了安插私人。

不過還沒他發作,善於察言觀色的顧祝同連忙道:“這個王振華團長是目前在坦克突擊戰術中學的最好的三個軍官之一了,另外二個是德國軍官隆美爾和曼斯坦因。”

王振宇這才轉怒為喜,鼓勵王振華好好幹,然後才走開,王振華這時才發現自己後背早就是一身汗了。

擔任第二裝甲突擊團團長的蔣鼎文,第三裝甲突擊團團長是錢大鈞,而工兵團團長是劉峙。

王振宇這才回過味來,合著這是把曆史上老蔣的五虎上將堆一塊了。。。

也是在同一天,在日本東京,第19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原敬的官邸,日本陸軍大臣田中義一和海軍大臣加藤有三郎正在這位日本曆史上的第一位平民首相家裏做客。

文官出身的原敬對於日本軍部勢力一直都是十分警惕的,在取代因為搶米風潮下課的寺內成為首相之後,原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壓軍部的勢力,包括極力主張從俄國的西伯利亞撤軍,以及同美國保持良好關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