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轉頭看了過來,兩個瘦高的年輕人正向自己行軍禮,王振宇回禮後道:“又是兩個福建小老鄉啊,有人對我說,海軍都是福建人抱團,可要我說,福建人怎麼了?福建人就不是中國人了?隻要能打硬仗,能打勝仗,海軍用人無須避親。”
聽到王振宇這麼說,陳紹寬等在場的許多福建籍海軍心中不由大大的鬆了口氣。前年刺殺事件之後,隨著薩鎮冰的倒台,海軍係內的福建係和廣東係都遭到了打壓,現在有了王振宇這麼一個保證,大家心裏多少安慰了許多。
王振宇似乎看透了大家的那點小心思,自己主動開口道:“來,就讓我們這位看起來年紀不輕的陳世英老兄來為我們介紹一下這個X型潛艇的性能如何?”
陳世英,生於1883年,畢業於江南水師學堂,現年36歲。和曆史上的際遇不同,在跟隨海軍起義後,由於其軍事專業素養出色於民國五年被公派到英國海軍留學。
歐戰中,由於德國潛艇部隊戰績顯赫,英國海軍不得不把大批學生投入戰場,陳世英就是在這個時候充分認識到了潛艇的威力。1918年2月,隨著戰爭的結束,陳世英完成了在英國樸茨茅斯皇家海軍學院為期二年的進修回到了國內。說實話,由於戰爭的關係,對於戰列艦之類的玩意他沒學到多少,但是對德國潛艇卻熟悉的不行。回國之後他就交了一分報告給薩鎮冰部長,主張建立海軍潛艇部隊。而薩鎮冰一來對潛艇不感興趣,認為這玩意不會成為海戰主流武器;二來他當時因為參與汪精衛刺殺王振宇的事情自顧不暇,所以這份報告被丟在了薩鎮冰的抽屜中無人問津了。而陳世英卻也因此十分幸運的躲過了刺殺事件帶來的風險,因為大批的海軍福建派係的軍官遭到了國安局的逮捕和處決。由於海軍本身崗位緊張,他被委派到了新建的海軍湛江基地擔任指揮官,天天操練基地裏的海軍陸戰團。
原本想著再也回不到軍艦上了,不料這個時候海軍發生了巨變,27歲的陳紹寬中將出任新的海軍部長,而一批來自德國的海軍軍官給國民政府海軍帶來了新氣象。
其中一個名叫鄧尼茨的海軍潛艇上尉艇長很快就和湛江基地的司令陳世英混的爛熟,兩個人幾乎天天在討論潛艇戰術問題。
而陳紹寬在一個偶然中看到了陳世英的報告《論組建海軍潛艇部隊的重要性》,然後如獲至寶的交給了王振宇,於是陳紹寬就飛黃騰達了。
1918年10月,在德國人秘密幫助下,中國海軍潛艇部隊正式城裏,陳世英被授予第一潛艇艦隊少將司令。同時海軍部在軍事委員會再三強調下製定了一個新的軍費分配方案,海軍潛艇部隊獲得了其中的大頭。
而現在輪到陳世英向前來湛江基地視察的王振宇彙報的時候了:“報告委座,這是我們目前僅有三條X型潛艇中的一條。X型艇目前在技術上基本上是德國U型潛艇的改進型,依然為耐壓艇殼構造,艇身為細長的鋼鐵製造的圓筒,設有防水設施。耐壓艇殼外側設有巴拉斯特槽,下方有海水活門。將空氣充到槽中,潛艇的浮力加大,潛艇就會上浮。如果打開海水活門及空氣活門,海水就會進入槽中,空氣被擠出,潛艇就可下潛。設在艇體外側的燃料庫構造巧妙,既不會因為燃料被消耗而出現空隙產生不必要的浮力,也不會在潛航時因壓力過大而塌毀。X型潛艇采用兩種推進裝置,雙機共軸對稱布置、雙軸雙螺旋槳推進。兩台柴油機在水上航行時使用,最大水麵航速15~18節;水下則使用由蓄電池帶動的兩台電動機。電池組很重,其中最新型的兩個電池組重達600噸,電池組電力耗盡後需要上浮使用柴油機充電,充電時間較長,後期裝備了通氣管後可以在潛航狀態下充電。其作戰性能,相對於德國U型潛艇改進了一些。”
頓了一頓,陳世英又嚴肅道:“不過委座,咱們的潛艇還是存在很大的缺點的。目前柴油機帶動的X型潛艇的水麵航速不高,僅能追趕一些慢速商船,而在水下最大航速更是隻有不到10節,一般4節左右(XXI型除外,因其配備了600噸重的高能電池組加之流線型的艇身設計,能夠以水下17節這樣前所未有的高速持續作戰一小時),相對的,驅逐艦最高30節速度,實際反潛作戰中由於需要使用主動聲納和水聽器,船速一般仍有10~15節,U型潛艇在水下麵對敵方驅逐艦的深水炸彈很難規避,機動性的不足是X型潛艇的一個致命缺點。”
王振宇撓了撓頭後道:“是這樣的哈,想必巴黎和會上的事情大家都聽說了吧。我們目前的海軍假想敵就是日本,對付他們我用不著去追,隻要把我們的潛艇埋伏在長江口等他們的艦隊來送死就可以了。此外日本的艦隊不比英國佬的艦隊,根本沒裝聲納,這點大家不用擔心,我真正關心的反而是你們這支部隊的組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