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武鬆打虎(三)(2 / 2)

王振宇也樂了,大手一揮:“陳秘書,去,告訴廚房,好酒好菜的上,撐死這幫吃貨。。。”

王振宇這邊的會議出來了結果,廣州那邊卻是一天三磨。不過也不奇怪,本身國安局高層給廣州總站的命令就隻是建立聯係,並提供一定的幫助而已,既沒有短期要求,也沒有長期目標。所以無論是方振武還是鄭介民都談的很輕鬆,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年輕的阮友好和阮愛國這兩位,雖然這兩位一個是擁護王室的,一個是反對王室的,但是他們都十分一致的提出了援助。其中阮友好的援助還有點靠譜,就是希望國民政府能夠通過北京政府和法國人進行交涉,在一定程度上恢複越南王室的統治地位,很顯然越南國王並不是一個安心做傀儡的角色。而阮愛國也就是胡誌明同誌就要激進的多了,畢竟是無產階級工人,和阮友好那種南部大富豪不一樣。胡誌明直截了當和鄭介民談起了武力驅除法國殖民者。。。

“耀全,現在我們最需要的就是用武力推翻腐朽的越南王室,驅除法國殖民者。為此我希望你能通過你同學的關係,幫助我聯係到國民政府的高層人物,我願意在越南建立一個越南國社黨,效仿貴國,光複祖國。。。”

其實無論是越南王室還是胡誌明這些草根都不是王振宇想要聯係的對象,隻不過最適合扶植和控製的越南人潘佩珠。

越南近代愛國誌士。原名潘文珊,別名潘是漢,號巢南。出生於義安省南壇縣一個鄉學教師家庭。自幼跟隨其父習經書,精通漢文,曾中解元,可見學問還是不錯的,不是胡伯伯這種無產階級可比的。1885年,聚集 100多名同學組成學生軍響應“勤王運動”。從1900年起,在全國各地聯係愛國者,進行反法活動。1904年 5月成立越南維新會,其宗旨是恢複越南,建立君主立憲國。1905年初赴日本,先後結識梁啟超、孫中山、章太炎等人,受梁啟超、孫中山影響頗深;也與大隈重信、犬養毅、宮崎滔天等人有聯係,在日本開展革命工作。同時,撰寫了《海外血書》、《哀越吊滇》等反法文章。以後多次來往於日本中國之間,並秘密聯係國內反法分子,組織青年學生赴日留學,掀起著名的東遊運動。在他的影響下,河內成立了東京義塾,中圻發生了維新運動。1907年11月,法國殖民者查封東京義塾,鎮壓維新運動,勾結日本統治階級破壞東遊運動。1908年11月間,日本政府下令解散越南留學生組織。潘佩珠開始轉向“與我同病者”,和旅日的中國、朝鮮、印度、菲律賓等國革命者成立東亞同盟會(即亞洲同盟會,也稱亞洲和親會)。又與中國雲南、廣西留日學生組織桂滇越聯盟會,以相互支援、共同反對帝國主義。1909年被日本政府驅逐出境,離開日本到廣州,1910年前往泰國。1912年1月從泰國再赴廣州。在辛亥革命的影響下。1912年2月改組維新會,成立越南光複會並任總理。8月同蘇少樓、鄧警亞等中國人士在廣州成立振華興亞會。同時,派遣光複會會員攜帶武器回國活動。孫中山出任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時,潘佩珠曾到南京會晤孫中山和黃興。1913年,在廣州被捕入獄,寫下《獄中書》,記述其反法活動。

不過和曆史上不同的是,1916年,青年軍攻占廣州後,潘佩珠獲得釋放,隨後潘佩珠參加了孫文的中華革命黨,並組織了幾百名越南青年投身到了福建戰役,浙江光複等戰鬥中。

國民政府成立後,和孫中山私交不錯的潘佩珠出任國民政府職務,擔任國民政府教育部下屬的東亞文化研究所所長,正司級幹部。1917年3月孫文出任國民政府主席以後,潘佩珠又出任了國民政府主席的私人高級顧問兼南洋聯絡辦公室主任,6月出任國民政府國防部南洋局副局長,軍銜準將。8月暗殺事件發生後,潘佩珠為表示對王振宇逼迫孫文辭職暴行的不滿,已經辭去了一切職務,而對於國安局的幾次試探性接觸也不理不睬。

所以才有了前麵的一幕,國安局高層還不信少了張屠夫就得吃帶毛豬了,他們決定另起爐灶再開張。不過周斕個人認為,無論是越南王室還是東亞華興會都不如這個潘佩珠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