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這段話一說,在座的紛紛點頭,並低聲交換意見,財政部長廖仲愷更是激動的鼓起掌來。隻有胡漢民聽了之後,依然皺皺眉頭道:“王委員長所言不虛,可是這跟咱們要進行的土地改革有什麼關係嗎?”
王振宇笑道:“這個國家要發展壯大,不光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的責任,那些被你們輕視的農民也是有責任的,而且我可以明確的說,他們甚至還應該承擔主要責任。但是如果是把他們放在農村,束縛在土地上,他們的能力也就是一年幾千斤穀子而已。但是我要告訴你們,農民隻是一個職業,而不應該是一個身份,龍生龍鳳生鳳也不應該是我們這個國家未來社會結構中的正常現象。我們要建設一個製度,讓我們民族中真正有才華,有能力的人不因為出身,不因為家庭,不因為背景,不因為關係而被埋沒。隻有這樣,我們的國民才會歡迎我們的製度,而不會充滿抱怨和失落;隻有這樣,我們國民才會認同我們的國家,而不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曆史上二十萬滿洲入關,二億漢人束手無策,任人宰割就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那請問委員長,我們在農村地區的改革該如何進行才能實現您剛才的設想和要求呢?”熊希齡聽到這裏輕聲插話問道,他也是第一次發現王振宇那麼能侃。
王振宇伸出了三個指頭:“其實簡單來說隻有四項基本工作,做好了,我剛才的設想就有希望實現,就能實現。這第一,是要打破封建宗族勢力對於農村的統治地位,這個封建宗族製度上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社會,這個我們不否認。但是另一方麵也滋生了許多社會問題,比如對人丁的控製,比如以家法代替國法,最終也導致國人眼中隻有家而沒有國。而我們目前推行的縣人治縣製度也因為這個封建宗族製度而走到了一個瓶頸上。這些貪婪自私的封建族長一方麵通過縣人治縣製度獲得好處,另一方麵卻不允許別人把手伸進他的地盤,這就是很自私的小農民意識了。所以我的設想是設立鄉村警察製度,先讓那個家法作廢,至於鄉村警察都屬於中央派出警察的範圍,一般不從當地招募,全部由退伍軍人擔任,直接隸屬於司法部和公安部。然後第二是村一級堅決不搞民主選舉製度,甚至允許世襲存在,允許在不違反法律基礎上的威權主義存在。這個我也有我的觀點,農村這個地方一般都是聚居,而我們中國人一貫也是幫親不幫理的,這樣的地方搞民主,搞出來的也就是四不像的結果,不如不搞。所以根據第二我還想出了第三,村一級不設立行政機構,隻設立服務機構。平日由村長或者族長帶頭,修修路,挖挖渠什麼的,就不要把收租之類的行政權力混進去了。各商鎮的農漁會這樣的機構可以把這部分前朝又士紳承擔的工作接過來,一方麵幫助農戶生產銷售,另一方麵則承包部分政府職能。農漁會在民國十年前全部由所在鎮的農戶自己選舉管理,我甚至覺得還要讓其擁有一部分發展基金,用於低息放貸給農戶。第四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我們光把上麵三項做了,也隻不過是緩解農村的矛盾,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能起到的實質作用還是太過有限,所以這最後一點,我的想法很明確,要通過各種政策,把我們的農業朝著農場化的方向帶,包括大筆的政府農業補貼。同時要想辦法把由此產生的富餘的農業人口引進到城市裏,讓他們變成產業工人和消費的主力軍。這一點教育部蔡部長你們要注意了,不要光注意大學和基礎教育的投入,還要多辦些技術類職業類中專用於培養產業工人。我在這裏還要提醒各位一句,過去一年,我們上了那麼多項目,南洋的商人,浙江的商人開辦了那麼多工廠,看起來都賺錢了,但那是建立在歐戰爆發需求猛增的基礎上的。一旦歐戰結束,需求必然由外向轉向內向,而國民政府要做的,就是要讓國民富裕起來,不然消費需求不足的結果是很嚴重的,我就說這麼多,具體辦法你們合計,我最後還提一點,你們最好先選一個省做試點,比如說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