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想了想道:“去請皙子先生,暢卿先生,戴季陶過來,另外讓侍從處安排一下船,我等下和他們一起去南京。。。”
這一天是8月5日,國民政府主席依然還是孫中山,不過國民政府曆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幕卻即將揭開。
8月7日清晨,王振宇乘坐自己的座艦永豐號抵達南京下關碼頭,按照他的命令,沒有安排任何軍政大員來迎接,僅僅是由三十輛福特車組成的車隊在等候他的到來。
車隊一行直奔國民政府一號會議樓,王振宇這個時候突然跑來南京自然不是來看孫文下台的熱鬧的,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談。
而在這個風雲飄搖的時候,王振宇的抵達不可避免的帶來了兩個結果。第一個結果是南京當地的軍警全部出動,從下關到國民政府所在地,車隊必經之路全麵護衛警戒,搞的不知道情況的市民更加緊張。第二個結果則是南京政經界的反應,大家都在關注王振宇這個南中國的實權者這次突然的南京之行會接見那些人,而被接見的這些人基本上就可以確定在未來一段日子裏依然是南京國民政府的重要存在。
不過根據武漢方麵點名的情況來看,王振宇遇刺事件基本上就劃上了一個不怎麼完美的休止符。除了即將病休的國民政府主席孫文,遭到軟禁的海軍部部長薩鎮冰以及已經畏罪潛逃的勞動部部長汪精衛,參與陰謀已經被秘密逮捕的農林部部長林森四人外,整個國民政府的要員都在被邀談之列,這不禁讓那些擔心會被大清洗的人不由自主的歎了口氣放下心來。
實際上這隻是王振宇耍的一個小心思,他這次來要談的主要是三農問題,也就是農業,農村,農民。這個問題相對來說還是很專業的,那裏需要所有的部長都參加啊!把所有的人都邀談更多的是一個姿態而已。真正被王振宇點名參加內部會議的人員是熊希齡,梁啟超,胡漢民等大佬和周質雲,唐紹儀,張騫,程德全,蔡元培等政務院委員,再然後才是財政部部長廖仲愷,司法部部長徐謙,公安部部長郝冰,交通部部長詹天佑四人。
曆史上對於這一次會議的命名存在爭議,有的學者認為根據會議的主體內容應該命名為“三農工作會議”,有的學者則認為根據參加會議的部門應該命名為“三院會談”,都是吃飽了的。
不過王振宇抵達國民政府後並沒有急著下車,而是在車上等王亞樵上車彙報。
王亞樵雖然隻是黨務調查部江南總站的站長,但是由於其肩負對日情報工作,而且屢立奇功,由此在整個黨務調查部係統,除了部長周斕就是他有資格直接麵見王振宇了。這次他更是從上海連夜坐火車趕來,有機密事務要麵稟大帥。
“大帥,這是我們查獲的東西,因為事涉外交,所以我們不得不請示一下您”
王振宇打開王亞樵遞過來的文件看了一下驚訝的道:“土肥原賢二,這個人現在居然是上海日本總領館的武官?”
“是的,大帥。而且根據汪精衛身邊秘書的交待,這次汪精衛籌劃刺殺行動的經費就是由此人提供的。”
“哦,那就做了他,這個人留著是個禍害。”
“大帥,做掉他容易,可是會不會給日本出兵提供一個口實?”
“亞樵啊,你考慮的到是很仔細,不過你隻管做,不過要記得搞成一個意外就好了。”
這一點王振宇考慮的更仔細,一來土肥原人在上海,如果是在南京到有些犯難了,上海則沒那麼多忌諱。二來英國人,日本人明麵上還是盟友了,一個外交官如果死於意外,恐怕引不起什麼波瀾,別死於非命就行就這樣。於是曆史上聲名赫赫的土肥原賢二就被王振宇改變了命運,無論他在曆史上多麼厲害,這個時候和王振宇一比,依然是如螞蟻一般,王振宇這是在作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