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曆史上的汪精衛其實是一個膽子很大的人,至於後來表現出來的懦弱無能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穿了鞋的緣故。到不是說人穿鞋膽子就變小了,而是誘惑不足的時候他已經犯不著去涉險了,最後日本人不就成功的誘惑著汪精衛去犯險當漢奸了嗎?
現在擺在汪精衛麵前就有一個十分充足的誘惑,把孫中山推上國民政府第一人的位置上去。
這話聽著就奇怪,我們的孫文先生不已經是國民政府主席了嗎?這可是貨真價實的第一人啊!話是沒錯,但是實際不是那麼回事。至少孫文自己就沒覺得自己是第一人,你見過第一人還需要去武漢參加會議的嗎?
整個南京別看這個主席,那個議長,部長之類的一堆,誰心裏都跟明鏡似的,國民政府最有權力的人根本不在這座長江下遊的大都市裏。這個最有權力的人一直高居在中遊的武漢,俯視著整個萬裏河山。為什麼光複會係和進步黨係能和實力強大的同盟會係分庭抗禮公開叫板,歸根到底就是因為他們得到了王振宇或明或暗的支持。
同盟會係在黃興死後也出現了分裂的情況,比如程潛,熊克武,於右任這些人慢慢的投向了王家叔侄。要知道黃興在同盟會係內的威信是僅次於孫文的,這個局麵也是讓孫文很是頭痛的。但是今非昔比,如今的國社黨嚴格來說是個鬆散的政治聯盟,黨內紀律什麼的並不嚴格。至於國民政府主席雖然看起來很有地位,實際上讓參政院和立法院兩院這麼一分,孫文就變成了一個會議召集人了。
如果換成王隆中這種胸無大誌的人,也就算了,頂個虛名就頂個虛名吧,總比連個虛名都沒有的強。
可是對於孫文這種充滿革命理想的人來說,這還不如殺了他來的直接。
誠然,相比過去反滿革命的時候,現在國民政府主席的位子坐起來滋潤多了。住著豪華的官邸,十幾個仆婦下人服侍著,出入是有專門的警衛部隊和汽車,吃喝用住全部都是免費的,這樣的日子放在過去也就是皇帝才有的待遇了。
可這不是孫文想要的,他更希望能夠真真切切的把國民政府的決策權抓在手裏,可偏偏現在這個國民政府主席怎麼看都像是一個貶值的產物。孫文在今年四月的時候曾第一次以國民政府主席的身份前往國民大會的兩院做國民政府工作報告,結果當時就差點讓議員們折騰的下不來台。那一刻孫文對於民主製度也充滿了厭惡和憎恨,從此以後孫文基本上不會出席國民大會的各項會議。實際上參政院和立法院的議員們還真沒有針對誰的意思,因為即使是獲得王振宇支持的進步黨係的熊希齡總理前往國會公幹也難免遭到議員們的噓聲和質問。由於議員可以直接質詢政府各部門的工作,所以最常見的還不是國民政府主席和總理受氣,而是各部的部長們,那肺都有氣炸的風險。不過沒關係,隨著這種事情發生的次數增多,如今這些被召去質詢的部長們也變成老油條了,磨起嘴皮子來還不一定誰問倒誰呢!
汪精衛把這一切的混亂都歸結於武漢高高在上的那位,這個混蛋反正是死死的握著軍權和財權,從來也不見那個不開眼的議員敢去質詢他。汪精衛的這個觀點孫文也是比較認同的,不過汪精衛接下來的觀點,孫文就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主席,現在北方戰事連連,青年軍主力在外,正是您領導國民政府徹底擺脫大軍閥控製的天賜良機啊!”汪精衛和林森差不多是鼓動孫中山推翻王振宇反動政權運動中表現的最積極的兩位了。
孫文對此忍不住搖搖頭,這兩位手裏都是沒有一兵一卒的,都不知道他們哪裏來的信心和勇氣,而且這個信心和勇氣還大的足以讓他們去推翻手握重兵的王振宇。
孫文沒信心不代表汪精衛沒信心,至少在同盟會係內部,包括胡漢民在內的許多大佬對於汪精衛他們的行為采取的是暗中支持的態度。這也使得汪精衛越來越有信心,這次北方混戰開始後,汪精衛就和林森他們鼓搗了一個超級大計劃,這個計劃就是通過非正常渠道,推翻王振宇。
那麼什麼是非正常渠道呢?按照現在的國民政府的製度,要免掉王振宇的職務隻有二個正常渠道,第一條是王振宇自然死亡或者主動辭職,而目前王振宇年紀輕輕而且神經正常,所以這第一條基本就不用考慮了。第二條則是走正常流程,在民國十年,也就是1920年4月,第一屆國民政府任期結束後,首先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全體委員在委員長候選人的表決中把王振宇否決掉,不然這個委員長放到國民大會兩院討論的時候又隻有一個人選了。其次是兩院駁回候選人,不過接下來鬼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現在最大的問題還就在這裏,誰敢保證自己能控製國民大會的幾百位議員?尤其是在王振宇給大家帶來了幸福和希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