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對德宣戰(一)(1 / 2)

五月的北京,惠風和暢,氣候宜人。中南海懷仁堂已經換了新的主人,從北京開拔出去南下鎮壓的軍隊又陸陸續續的開回了北京。畢竟財政困難,出兵雙餉是很難長期支付的。相對於南方國民政府的一團和氣,北京這邊的中央政府矛盾就很大了。

目前段祺瑞這個陸軍總長的麾下還有第一師,第三師,第五師,第六師,第十師,第十一師,第十五師,第十六師八個野戰師外加移防到河南的定武軍和安武軍,總人數大約二十萬。按照每個士兵軍餉八塊每月計算,這麼多軍隊一個月如果不打仗的話最少也要花掉六百多萬大洋,一年就是七千二百萬。而中央的財政早在老袁的時候就破產了,交通票全變了廢紙,國庫空的都可以跑老鼠了。不過南方成立國民政府對於中央財政的影響不大,那南邊的省份,老袁沒死的時候就沒交過稅收。真正要命的是南方九省海關被國民政府收回,中央政府每年少了二千萬的關餘(而加稅之後國民政府多了六億華元的關餘),而每年要償還的債務依然不變,這可就要了政府的老命了。

沒辦法,中央政府自己每月開支都差不多要二百多萬大洋呢,而來錢的項目,諸如地方的賦稅,交通部的交通款都在段祺瑞手裏。熊希齡要不回來後也光棍了,大筆一揮,授權陸軍部從鐵路和地方自籌軍費,氣得段祺瑞暗罵熊希齡是個老狐狸。如果不是徐樹錚勸阻說所謂的國際影響和南方態度,段祺瑞就計劃讓拿不到軍餉的大兵們去總理府要錢了。

這麼一輪倒騰下來,還要買軍火的段祺瑞隻能給軍隊發四成餉,這也使得下頭的怨氣很大。

前門樓子,裕泰茶館,掌櫃的王利發正在敲著算盤數錢呢!

自打民國以來,茶館的生意就愈來愈差,而袁大總統死後,北京的旗人就更沒人管了,王爺府的王爺們又入不敷出,紛紛遣散家奴,典當王府。這就使得茶館最大的客源旗人陷入了紛紛破產的境地,既然都破產了,自然也沒法擺譜到茶館來喝茶了。

於是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茶館,茶樓,茶莊立時倒了一大片。唯獨這裕泰茶館,因為王利發經營得當,早早的就把後院改造出租了。如今這後院雖然不見人住,但是人每月的房款都是按時給的,於是旱澇保收,雖然前頭的茶客少了,但是買賣還能維持。

今個也不知道那條樹枝上的喜鵲叫了,剛一開門就有五六個年輕人推門進來說要包間。王利發立馬叫夥子把包間打掃幹淨,沏好一壺熱茶就退了出來,王利發也是這京城的老混混了,一眼就瞧出這些人有事要談,自己就別往眼巴跟前湊了。

這七八個人其實都是北洋軍的軍官,然後隱隱以中間那人為首。如果有青年軍軍官在的話,他們就會發現這為首之人和他們的大帥王振宇長得還有幾分神似。不錯這人就是王振宇的弟弟王振鵬,這會子正在北京休假了。

這也就是北洋軍隊不太重視檔案管理的錯,整個北洋,除了這小屋子裏的人,居然沒人知道這個北洋第十五師的上尉連長王振鵬就是王振宇的親弟弟。

屋子裏的都是王振鵬在保定一期的同班同學,目前大多是在十五師任職連長或副營長。孫震,孫楚,王天培等人,和王振鵬同期的同學還有唐生智,晏道剛則投奔到青年軍去了,現在最低都是副師職了。而大家都知道一個事實就是唐生智和晏道剛南下的時候可是拿著王振鵬的家書去的,眼下北洋已經是暮氣沉沉,於是大家決定來找王振鵬,看看是不是一起南下算了。

“要說這次北洋兵敗啊,其實不是青年軍多厲害,實在是北洋已經爛到根子上了,都到這個光景了,還惦記著自己的小算盤。”王天培性格直,有什麼說什麼。

“咱麼十五師,十六師就在徐州,徐總指揮隻要一個命令,咱們二天都不要就能到南京,可是你們看看我們在徐州一待就是一個多月,硬是看著前方的部隊讓青年軍各個擊破。這仗打得坑人啊!”

“嗬嗬,這算什麼,知道軍餉不,咱們一期有個弟兄在師部軍需處,嘿,高級將領愣是一分沒少,所謂的四成餉都是咱們這些下層軍官和大頭兵。”

“嗨,你那算什麼啊,兄弟我分到十六師,部隊就駐紮在廊坊了,吃空額的爛事就不說了,長官天天安排我們護送貨物。我們也不好說什麼,可是有一回翻了車,一看才知道護送的都是他媽的鴉片。這害人的玩意居然還要我們這幫子軍人去護送,太他媽不是玩意了。”

孫震想了想道:“我可是收到唐生智的信了,人家青年軍從上都下都是同吃同住的,沒聽說團長晚上不住兵營的。而且軍餉是全額發放,從不拖延。這次人家又收回了海關,如今那些南方的老百姓看見青年軍都跟親人似的,那跟咱們這樣,見著了躲都躲不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