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欺人太甚”一張電報紙被段祺瑞憤怒的拍在了桌子上,然後段祺瑞就靠在太師椅上不說話了。
段祺瑞的親信梁士詒、段芝貴、章宗祥、陸宗輿、徐樹錚、曾毓雋、王揖唐此刻也都在書房內,目光紛紛看向段祺瑞。其中徐樹錚是從徐州前線趕回來的,他到是深知段祺瑞的性格,所以第一個開口道:“段公,南方那邊確實是得寸進尺啊,不過眼下的局勢,咱們無論如何也折騰不起了。”
段祺瑞輕歎一口氣,直起腰板道:“可是你們看看這條件,懲辦複辟份子,梁士詒就沒法再在國內待了。黎元洪北上任總統也就算了,熊希齡出任內閣總理,梁啟超任財政總長,這麼一來,就算中央名分留在北京,我們北洋還有多少發言權?更為可笑的是,居然還折騰出了一個什麼國民政府為代表的地區性政府。那我們還能有什麼?中央還能剩什麼?”
諸人對視一下,都苦笑不已,段祺瑞的質問他們實在是不知道如何回答。
段祺瑞發泄了一陣子後歎了口氣道:“袁公的後事大家還是多費點心,現在咱們北洋啊,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了,再不齊心,那可就回天乏術了。你們都回吧,讓我一個人靜靜。”
大家都知道這個南邊的條件歸根到底還是得段祺瑞自己拿主意的,所以紛紛起身告辭,唯獨徐樹錚沒有起身。
過了一會,段祺瑞才徐徐對徐樹錚道:“又錚啊,袁公死了,華甫也兵敗了,其他人無論誰我都指望不上了,隻有你可以問問了,如果換你是我,眼下這個局麵換你如何應對啊?”
徐樹錚這才站起身來,小踱了幾步後道:“芝泉公,對於南邊的要求我們不妨全部接受,眼下的局勢是,我們比他們更需要時間來重振旗鼓。如果再折騰下去,咱們北洋可就真的是一點希望都沒了。”
段祺瑞點了點頭表示認同:“那具體該怎麼辦?眼下財稅重地可都在南方了,就算一味拖延我們也未必能翻盤啊!”
徐樹錚思索了下道:“咱們不妨就讓他黎元洪出任大總統,內閣總理也給他熊希齡,這樣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己在扯皮了。但是我們一定要控製住國會,我這邊已經在和日本方麵接觸了,他們答應隻要我們宣布參戰,他會給我們提供貸款和裝備幫助咱們編練參戰軍。而一旦這些精銳的參戰軍編練完成,然後逮到他們自相殘殺的機會,我們就可以大舉南下收拾他們並最終完成統一了。”
“日本?”段祺瑞禁不住猶豫起來,別人不清楚也就罷了,他段祺瑞可是十分清楚的,在老袁垮台這個事情上,日本人扮演的角色可就不大光彩了。這些東洋小矮子一心就想著拖北洋的後腿,使之無法完成全國統一。而現在看來,就算是他們和徐樹錚談的這個什麼參戰軍方案,也不過是為了加快中國的分裂而已,可是不和他們合作又該找誰呢?歐戰已經打了二年了,傳統意義上的列強早就無力幹涉中國內政了。
想到這裏,段祺瑞隻能默許了,可他還是忍不住哀歎道:“與虎謀皮,與虎謀皮啊!”
段祺瑞終於點頭了,黎元洪最終進京的日子也被定在了4月29日,據說這一天是個黃道吉日,利出行。
4月18日,《南京停戰協議》在南京軍事管理委員會處正式簽署,並立刻見報,由於這個協議最終導致了南北分治局麵的出現,所以該協議又被曆史學家稱為《南北分治協定》。
既然北洋這個大蛋糕分了,那麼接下來南方的小蛋糕就好分多了。
蔡鍔這邊的病情愈發嚴重了,可是四川複雜的局麵卻使得他無法脫身去治病。而且王振宇也不知道出於怎樣的心理,居然主動要求成立西南護國軍政府,並表示絕不染指西南地盤。蔡鍔見王振宇是這樣的態度,自然也就敬謝不敏了。
但是在閩浙的問題上,王振宇就采取了和西南完全不同的態度,一方麵,王振宇開始調集四個師的兵力進駐杭州和潮州地區,在軍事上威脅孫文等人;另一方麵則又在積極和孫文方麵接觸,積極表達希望組建一個聯合政府的強烈願望。
這一文一武兩手立刻就讓孫中山原本就不團結的陣營分裂成為了兩派,一派以陳炯明為首,主張建立聯合政府,一派則以胡漢民為首反對,其實折騰來折騰去,最終還是要看孫中山這個總裁的意思。而這個時候孫中山已經攜夫人宋慶齡抵達上海租界,但是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