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這個事情你得聽我這個做兒子的,這田就交給工作隊,人家不也給您土地債券了嗎?要是你還想繼續辦農場,還可以打報告申請,土地還十五年不要租金,這種好事那裏找去?”在廣西玉林,身穿少校軍服的潘玉成真在勸說自己的父親,玉林最大的地主潘富貴接收政府債券換土地的建議。
潘富貴今年五十來歲,這潘家的家業傳到他這裏已經是第九代了,身為族長的他現在煩著呢?老規矩,心煩的時候點一袋水煙,慢慢抽。
潘玉成今年二十一歲,他是潘富貴的三個兒子裏麵最小的一個,不過在老潘看來也是最出息的一個,起碼敢離家出走外出投軍,比那二個窩在家裏等自己死了好分家的大的強。因為營養好的緣故,潘玉成雖然個子直逼一米八,但是廣西人最明顯的特征瘦黑在他身上卻也一個都不少,為此他當年在軍校的時候還得了一個竹竿的外號。
潘玉成當年逃出去讀的是廣西陸軍小學堂,結果後來跟著趙恒惕參加了廣西援鄂軍,再然後到了南京當了一個多月的乞丐,最後莫名其妙的成了猛虎旅的一員。
由於體質問題,最後一期教導隊潘玉成未能入選,這也是他為什麼至今還是個少校的原因。後來湘西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開學,潘玉成被送進去參加了速成班。不過潘玉成有個特點,就是作戰的時候任務執行的很靈活,決不退縮但也不會蠻幹。後來他被編入了李宗仁的第七旅,在常德阻擊戰的時候,他帶領的連隊傷亡最少,戰果最大,這引起了李宗仁的注意。廣西之戰,身為張旭光團副營長的他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十分勇敢的帶著一個連的人馬向已經是強弩之末的桂軍發起了反衝鋒,當場打垮了莫榮新的親衛營。最終動搖了桂軍的戰鬥意誌,導致了桂軍的總撤退。
戰後潘玉成被晉升為營長,跨入校官的行列,目前在701步兵團擔任二營營長。而且因為之前的表現,對潘玉成十分欣賞且已經調任第一師參謀長兼101團團長的老團長張旭光上校親自跟701團的劉震寰團長打了招呼,潘玉成被內定為7月份就要開學的青年軍陸軍大學第一期中級班的學員,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前幾天,負責在玉林地區進行土地改革工作的國社黨農村工作隊找到了潘玉成,提及了玉林土改的問題,準確的說就是潘玉成他爹潘富貴的問題。
和廣西其他地方不一樣,玉林的民風十分彪悍,但是潘富貴依靠潘氏家族的力量,牢牢的控製了玉林差不多一半的土地,這就比較驚人了。但這也意味著玉林地區的土改工作難度就此加大了,如果能做通潘富貴的工作,那麼事半功倍,反之則可能功虧一簣。
工作隊隊長孫乾坤這半個月幾乎天天到潘家來報道,潘富貴被煩到幾乎讓下人把這個厚臉皮的隊長趕出去,可一看跟在孫乾坤後麵的安保部隊的軍官,潘富貴也隻能是閉門不見了。在潘富貴看來,能打敗陸老帥的軍隊,自己這個土豪是惹不起的。
孫乾坤是第一批參加國社黨的黨員,今年二十七歲,之前是一個小學教員,一直希望在政治上取得進步。這次土改是個十分艱巨的任務,但是孫乾坤依然第一個報名參加。對於這樣的積極分子,組織部門自然是要鼓勵,立刻委任他為整個玉林地區工作大隊的大隊長,和玉林縣政府以及巡閱使府政務署的特派員一起負責統籌整個玉林縣的土地改革。
找潘玉成回來做工作的主意就是我們這位孫大隊長苦思冥想好幾天之後的結果,現在看來似乎有點效果,他現在就坐在屋裏看著潘家父子鬥法了。
潘富貴猛吸了幾口水煙,他沒有接兒子的話,而是一眼看向文質彬彬的孫乾坤道:“孫大隊長,咱們這半個月下來也算是老熟人了,我是真佩服你啊,為了說動我這個老頭子,連我家老三都讓你給叫回來了。不過佩服歸佩服,有一件事我就不明白了,你們為什麼要把我手裏的地收走,而且就靠這麼一堆不能吃不能用的土地債券。此外還要我允許族人離開家族進城務工,這跟直接拆散我們潘家,毀我們的祠堂有什麼區別?沒了這些男丁,我們潘家早晚都會是別人眼中的肥肉,您說是不是?”
“老豆!”還沒等孫乾坤回答,潘玉成就抱怨的喊了一聲父親。
潘富貴抬手示意潘玉成別說話,他的眼睛死死的盯著孫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