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大雁南歸(一)(2 / 2)

說真的,袁世凱心裏對王振宇還真的是有些瞧不起,在他看來,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查看簡曆的時候更是靠著王隆中的提攜才進的新軍,並且一步步走到了管帶。至於玉帶門之戰,一來前線的北洋軍因為要掩蓋吃敗仗的事實而有意文過飾非,所以袁世凱根本不知道王振宇的成名之戰。至於常德和廣西之戰,更是因為情報網的關係,袁世凱得到的結論更是五花八門,常德是卿衡反水,廣西則是三軍被策反。這樣讓人目瞪口呆的結論,除了讓袁世凱感歎王振宇運氣不是一般的好之外,對這個人更多的是輕視。

習慣性思維害死人啊,因為先入為主的觀點,袁世凱現在反而擔心王隆中真的收攏湘桂地方軍隊了。對於王振宇這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綜合其在北京整日混吃等死的表現,袁世凱給了一個判定,這麼年輕的人是不可能獲得部下衷心擁護的,所以放回去也是無礙的。如果袁世凱知道這個年輕人後來的作為的話,他絕對會為今天的決定後悔不迭。如果還能再給他再選擇一次的機會的話,他一定會讓雷震春把這小子給斃了。

可惜世上從來就沒有如果。。。。。。

中華民國三年三月二十八日,雷震春又被袁大總統叫去了居仁堂,也沒什麼別的事情,袁世凱隻是要求他進一步加強對京師百官的監控,尤其是蔡鍔這樣來自地方的將領。然後就是安慰幾句,算是打打氣,畢竟這段日子以來自己罵雷震春也有點多了,巴掌打多了也別忘記賞顆棗可是老袁一貫的用人原則,對雷震春這樣忠心任事的自然更是如此。

此刻無論是袁世凱還是雷震春都沒有想到,這麼一次簡單的召見,居然救下了雷震春的性命。

民國時期著名畫家,時任京師軍政執法處發審官的侯意園對於這一天在京師軍政執法處發生的事情記憶猶新,很多年後還不忘對自己的兒孫津津樂道當年那讓人熱血沸騰的一幕。

用侯老先生的話說,放眼整個民國,都找不出比王亞樵更囂張的人了。。。

上午十一點左右,羅祖進了執法處的大門,一直負責跟隨他左右的十六個衛士依著規矩回大隊公幹了。因為在羅祖看來,執法處是絕對安全的存在了,而且到了執法處還帶著十六個衛士會引人詬病的,那架子比處長還大可不行。軍政執法處的副處長王德祖少將則因為處長雷震春去了中南海居仁堂,所以依著慣例,他徑直坐到了處長辦公室當值。

執法處對於自身的防衛還是十分重視的,高高的圍牆,帶電的鐵絲網明確告訴任何意圖不軌著不要翻牆。四角是居高臨下的哨樓,每兩個小時會換一個哨兵用於觀察四周的情況,一旦有異常他們就會拉響警報。軍用警犬是必不可少的,不過整個大院也沒幾條,因為負責逮捕和搜索的大隊並不在這裏工作,大門一般是禁閉的,非車輛進去都是開小門,進出的人員都會接受證件檢查和登記,交出隨身攜帶的武器,然後由訓練良好的警犬嗅一嗅,一旦問道炸藥的味道,這些靈敏的警犬就會狂吠不止。可以說,除了總統府和居仁堂,整個北京就屬軍政執法處的戒備等級是最高的,沒辦法,誰讓軍政執法處一直戰鬥在和鎮壓亂黨和打擊複辟的第一線了,無論是革命黨還是宗社黨,跟執法處都是不死不休的關係。。。

在正門還單獨設立了兩個崗樓,雖然不高,但是可以清楚的看到外牆的動靜,此刻負責在崗哨巡邏的人突然看見一輛警用馬車從遠處跑了過來。

從馬車上下來了四個身材精壯的年輕人,他們都穿著京師警察廳的高級警官製服,胳膊上貼有偵查處的特製臂章。這個京師警察廳偵查處雖然比不上執法處,但是在北京也是一個強橫的存在,所以門崗對於來人還是很客氣的,立刻打開了小門,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