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武被執法隊抓到了,消息確實嗎?”王亞樵扶了扶眼鏡框子輕聲問道,似乎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一般。
許習庸嚴肅的點點頭道:“站長,這事情是真的,而且不光是振武,整個救國會四十個同誌全部被抓了,他們剛好在一起。咱們埋伏在京師警察廳偵查處的內線傳來的消息,是一個叫桂五的旗人走漏了消息,指認的方振武。”
那四十個外圍的同誌王亞樵到不擔心,這些人都是新招募的,要說革命工作那是一件都還沒做,除非執法隊的是天生殺人狂,不然過不了多久這些人就會被放出來。但是方振武不同,現在救國會會長的帽子是他頂著的,而且四人聚會的地點並沒有被軍警搜捕,由此可以得出兩點結論:第一、方振武沒有變節;第二、執法隊也相信方振武就是首犯。
王亞樵想到這裏心情也輕鬆了些許:“這個事情不急,我已經有了救人的主意。現在最要緊的是一項新的命令,黨要求我們全麵負責整個華北地區含京津,直隸,山東,山西,熱河,察哈爾以及整個東北地區的情報工作。這是臥龍同誌親自下達的指示,我們必須盡快落實和執行,至於經費問題會有一家洋行負責轉賬,無需大家操心。我的意見是習庸你負責東北的工作,餘亞龍則負責華北的工作。”
許習庸和餘亞龍輕輕的點點頭,他們此刻更關心方振武的問題。
王亞樵接下來的話立刻就讓他們放心了:“我們必須把方振武救出來,並且要狠狠的打擊京師軍政執法隊的囂張氣焰。這個一來是為了我們以後工作的順利開展,二來則是臥龍同誌下一步有行動,需要我們為這個行動掃清障礙。至於以後我會去上海開展工作,方振武同誌是跟我一起去上海還是去安江待命則要等部裏進一步指示。好了,我們先看看該怎麼救人。”
王亞樵自信的樣子立刻讓許習庸和餘亞龍找到了主心骨,大家開始籌劃救人的法子。。。
幹麵胡同,在北京已經蟄伏了四個月的王振宇已經收到了熊希齡的口信,熊總理的內閣差不多要走到曆史的盡頭了。而這位總理也不是什麼好相與的人,這還沒正式被逼宮下台了,就開始為自己東山再起布局了。
所謂政治勢力,無非是文武兩個方麵,這兩方麵是缺一不可的。熊希齡這段日子雖然國事繁忙,但是隻要有空,就會抽時間把王振宇請到府上吃個飯什麼的。別以為熊希齡是個糊塗蛋,湘桂的情況他比高高在上,目光死盯在北京這一畝三分地的袁世凱清楚的多。他知道無論是王振宇的族叔王隆中,還是頂著湘西鎮守副使頭銜的田應詔都控製不了湘桂地區的軍隊和政府,他也通過留在老家的兒子和王振宇麾下鳳凰係的湘桂文武官員獲悉了王振宇麾下的青年軍以及其他武裝力量規模相當驚人。三個軍的番號絕對不是陸榮廷老桂係那種攏共不滿二千人的空頭軍,而且據可靠消息,這些軍隊隻認王振宇。
此時的王振宇在袁世凱眼中不過是陸榮廷這樣的小角色,疥癬之疾;可是在熊希齡的眼中,王振宇已經等於一個小一號的袁世凱了(王振宇大罵,我的個子比袁世凱大多了,你妹才是小一號的袁世凱,你全家都是)。熊希齡不愧是搞政治的好手,他知道自己這個總理差不多要幹到頭了,可他畢竟才四十出頭,對於自己未來的政治生涯還是抱有很大期望的,畢竟這個年紀無論是放在大清還是放在後世那都是屬於十大傑出青年的年紀。
熊希齡打的算盤很簡單,利用袁世凱壓住王振宇的局麵,自己充當王振宇勢力的保護傘和靠山,而王振宇則是自己的武力支柱,靠著這個支柱,自己又能在袁世凱的北洋政府中取得相應的政治地位,這就自然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所謂集權政治大抵就是如此了。。。
但是算盤打得再響,也敵不過殘酷的現實。袁世凱現在居然有了當皇帝的心思,熊希齡雖然是翰林出身,卻沒有複辟的念想,這位的思路還是很進步的。所以他在看不清未來的情況下,做出了一個果斷的決定,一定要把王振宇這個猛虎放回湘桂,隻有這樣,自己才有資本左右未來中國的形勢。
拿定了這個主意的熊大總理一麵放消息給王振宇,讓其準備回湘桂任職。另一麵則頻繁的和袁世凱接觸互動,開始了談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