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京華風雲(一)(2 / 2)

儀鑾殿是正殿,規模最大,共有5間。正中一間是召見大臣的地方,1894年戊戌變法百餘日後,慈禧發動政變,就是把光緒皇帝召到這裏訓斥了一頓,然後軟禁於瀛台的。和此間相鄰的東次間,是慈禧的寢宮。據史書記載:五間正殿共麵闊近7丈,進深6丈餘,比紫禁城中的保和殿麵積還大。

然而當義和團運動興起之時,慈禧利用其盲目排外情緒,將運動誘導到其立儲取代光緒皇帝,並向反對廢帝的列強施壓的軌道。列強以保護使館和傳教為名,組成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慈禧挾光緒逃往西安,使中華民族再度受創蒙羞。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將中南海當做駐軍的營地。聯軍統帥瓦德西,把統帥部設在由日軍占據的儀鑾殿,瓦德西於1900年10月17日至1901年4月17日居住在儀鸞殿。1901年4月17日夜間,儀鸞殿院裏的德軍廚房起火,正殿配殿均被焚毀,瓦德西逃出,後來移居豐澤園頤年堂,但是德軍少將參謀長死於火災。耗資數百萬兩官銀的宮殿,竟遭毀於一旦。

慈禧返京後,接受外國使節建議,在儀鑾殿遺址新建西式洋樓,用於接待、宴請外國女賓,以示和列強修好。於是,廢墟上重興土木,耗資500餘萬兩白銀,建起一座與原儀鑾殿規模相當的建築。

洋樓分南前北後兩個樓體,中間用上下兩層的走廊相連。洋樓的頂部、窗框外,均有歐化的雕花裝飾。窗欞,或鑲以彩色玻璃,或飾以西式花卉。原來儀鑾殿的圍牆,此刻成了洋樓的院牆,隻是南麵、東麵和仿俄館後北麵的門,改為洋式花門。光緒三十年(1904)十月竣工,慈禧為之定名“海晏堂”。

然而,海晏堂並沒給衰落的晚清帶來四海晏安的景氣,春秋七異,清王朝便在辛亥槍聲中壽終正寢。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當權後把海晏堂作為自己辦公會客的場所,更名居仁堂。

此刻,為國事操碎了心的袁世凱大總統正在居仁堂召見自己的幕僚們。

其實所謂政治的核心內容,就是權力二字,而權力的組成部分隻有兩個,一個是人事,一個是財政。

老袁同學現在煩惱的就是這兩件事情,別看後世的曆史教科書,影視作品中,老袁都被醜化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殺人大魔王,甚至無數江湖兒女前赴後繼恨不得手刃此賊。

可在真實的曆史中,袁世凱是一個很無奈的人,對於列強尤其是日本人的咄咄逼人,敲詐勒索,老袁隻能是屈意迎逢,委曲求全;對於越來越跋扈的北洋舊部的諸多惡行,老袁也隻能是裝傻充愣,偽作不知。

但是今天在這裏,袁世凱沒辦法繼續裝傻充愣了,因為很現實的問題擺在他的麵前,中國的軍令和政令必須統一了。否則自己活著還能和李中堂一樣裱糊著過,死了可就對不住後人了。

“都是一幫白眼狼,王八蛋”想到這裏,袁世凱就氣不打一處來,這些自家的混賬玩意還沒蔡鍔和王振宇省心,這兩位可是老老實實奉詔到了北京了,而馮國璋卻賴在南京死活不肯動彈。看樣子老大和楊度他們的那個辦法才是正道啊!

“蔡鍔和王振宇現在分別到哪裏呢?”袁世凱朝著徐世昌和熊希齡等人輕聲問道。

執法隊的頭頭陸建章趕忙上前道:“回稟大總統,據可靠消息,這二人在武漢遇到了一起,然後一起到了保定參觀了陸軍軍官學校,昨日同時抵達了京師,屬下已經著雷震春全權負責接待事宜了,可保萬無一失。”

老袁點點頭,隨手抄起一份簡報,看了一眼就放聲怒罵道:“張鎮芳在搞什麼名堂,河南的民變糜爛入斯,那個誰,讓段祺瑞去河南,如果再搞不定,他張鎮芳這個河南督軍也就到頭了。。。”

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朗起義的烈火正在中原大地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