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龍盤靖州(十二)(2 / 3)

同時府縣掏出一筆錢,修整整個商路,改善路麵情況,加速商品流通的效率。

而在縣城的建設和管理方麵,陳紹完善了議會的權力結構:

上交縣政府的部分則由縣議會統一歸入縣財政。

縣長由縣議會選舉產生,各縣每年財政預算在固定上交府的比例之外由縣議會審核。

縣公安局局長由縣長提名,縣議會任免。

司法獨立方麵,陳紹則建議設立監察局和法院,采取垂直管理模式,從上而下,形成對地方議會,政府的有效監督。同時也讓政府同時麵臨來自議會和司法的雙向監督,在陳紹看來,政府才是最後的執行部門,也是直接和百姓打交道的部門。隻要對政府的監督落實到位了,那很多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很多風險也能得到規避。

聽完陳紹的陳述,葉祖文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側身對王振宇道:“文正啊,你這是從哪裏請來了這麼一位大才啊,好福氣啊!”

自打婚事有了眉目,葉祖文就不再叫王振宇將軍了,而是直呼其字。而王振宇也不再稱其為葉先生,而是尊敬的叫聲葉翁,自稱亦是文正。

“葉翁,此人乃是王門王闓運老先生的得意弟子,如今正是百廢待興,能得陳紹先生這樣的大才,說來也確實是文正的福氣。。。”

接下來是萬耀煌和徐源泉提出的關於軍事方麵的改革,畢竟如今大局基本上是穩下來了,雖然王振宇知道民國的亂世才剛剛開始,但真要參與天下爭霸,並非要一味的去發動戰爭。你也得先鞏固現有的勢力,穩住了自身的基業,才敢邁出擴張的步伐,最終也才能去問鼎不是?

萬耀煌的建議是:當地安保大隊大隊長由警備司令部所轄安保支隊部直接任免。

安保大隊相當於一個步兵營的建製,下設三個中隊。

第一個中隊是護路中隊,下設十個不滿編小隊,一百四十人。分駐在各商鎮,每年對調一次,負責守護商鎮和商道的巡查,半數配備騎兵。

第二個中隊是機動中隊,下設五個加強小隊,二百人,全部駐守縣城,配備軍馬二百匹。

這三百四十人全部按照正規軍事編製,訓練和整編,士兵招募和軍官的培訓任命全部由鎮守使府掌握,嚴格來說,這二個大隊本地兵源不允許超過百分之五十。士兵服役期五年,沒能轉入野戰部隊的,年滿後去向,一是根據實際需要,就地安置到治安派出所,公安局一部分;二是招募進入未來可能設立的直屬企業一部分,更多的則是免費進入職業學校學習一年,畢業後自謀生路。軍餉參照正規軍標準的四成由警備司令部直接按月發放,機動大隊軍餉的四分之一由各縣政府上交給支隊部轉發,護路大隊軍餉的四分之一由各商鎮商會上交給支隊部轉發。這二個大隊機動大隊士兵年紀不得高於二十五歲,軍官年紀不得高於三十五歲,護路中隊士兵年紀不得高於三十歲,軍官年紀不得高於四十五歲。

第三個中隊是護民中隊,由各村武裝組成,一村一個班,常規編製四人,班長由各村村長自行任命,武器由保安支隊直接發放,定期清點補充,損壞點數更換。中隊部和小隊部分別設在縣城和商鎮裏,其大隊部和中隊部的軍官來源一是從支隊另屬兩個大隊中的轉業軍官和士兵中擇優錄取,二是從各小隊小隊長中根據戰功和表現提拔。

護民中隊每年參加一次軍事比武,10月的秋操。軍官待遇按照正規軍標準的四成由縣政府直接發放,士兵待遇則相對差些,隻拿三成,這些開支由靖州府廉政司負責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