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靖州府,因為地理位置原因,譚心休急於帥軍回長沙,於是任命靖州當地士紳汪德植署理知州一職。
值得一提的是,何健潛入靖州雖然隻有短短半個月,卻準確無誤的送來了一個重要信息,這個信息在王振宇的日後發展中起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用。
這個消息是關於湘西地區的:靖州,辰州,沅州這些地區都屬於湘西地區。這裏的勢力非常複雜,軍事上有苗寨,土匪,鳳凰竿軍,神兵等武裝力量。政治上清朝曆任官員實際控製力不超出縣城,宗族,村寨勢力強大,而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在諸多勢力中起到協調緩衝作用的並非官府,而是洪江張,朱,梁,劉四大商幫家族。
最讓王振宇吃驚的是,何健明確的告訴王振宇,當地駐軍人數很少,最強大的武力掌握在商人手裏,商會自己的武裝就裝備而言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他建議王振宇通過在靖州當地很有名望的木材商人陳洪吉穩定市麵,以期實現權力的正常過渡。
而何健自己計劃等王振宇到靖州上任後親自帶人去趟洪江,了解實際情況。不愧是法政學堂畢業的,情報分析的很有條理,非常不錯。
4月10日,王振宇率領湘軍第九旅所部三個步兵團,旅部直屬,教導隊,特務連,偵察連,工兵營合計四千三百多人開入靖州府所在渠陽。靖州自署理知州汪德植以下士紳官商無不出城迎接這位新任警備司令。
王振宇先是寬慰了汪德植,依然由其為靖州府知州,主持全州大小政務。如此一來,靖州各界才算是鬆了一口氣。接著自然是殺豬送酒犒勞王振宇所部了。
王振宇在當晚接風宴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何健密請陳洪吉來見自己。
陳洪吉在靖州府也算是個人物,他並不是靖州本地人,他祖籍寶慶府,當年為了生存不得不離開人多地少的寶慶來到靖州求活。結果硬是從一個跑腿的桐油店小夥子坐到了今天的大老板,整個靖州,這位陳老板的產業占了差不多二成。而且為人樂善好施,修橋鋪路,在當地名聲極好,頗具人望。
當然,如果按照後世的紅色教育,像這樣在當地有影響力的人就應該直接當反革命給槍斃掉,多的不說,當地老百姓肯定會就此被震懾住,新政權的威信也就在那一槍之間樹立起來了。
可王振宇沒這個興趣,雖然他也是接受紅色教育長大,但是他有一個觀點卻是自發形成的,都是中國人,總要講點同胞愛吧,殺自己人呢殺那麼起勁很光榮嗎?
陳洪吉今年四十多歲,個頭不高,穿戴還是前朝模樣,舉止更是舊派商人。見到王振宇十分客氣,因為何健之前的工作做的好,因此陳洪吉對王振宇是有問必答。
王振宇想知道的重點不是靖州,而是何健在那份情報上重點提及的洪江四大家族,這個在後世的曆史教科書可是完全沒有涉及的。
據陳洪吉叫,靖州府的特產就是木材,這個買賣基本上是寶慶人在做,每年的交易額超過百萬,但是在洪江,木材隻占一個小比重,最賺錢的生意有兩個,一個是桐油,一個是鴉片
桐油一年的交易額差不多一千萬,而鴉片就不清楚了,但是估計隻會多不會少。
桐油生意目前就是張,朱,梁,劉四大家族在壟斷經營。其中張家和朱家分別來自江西和安徽,並非本地人,但是在洪江紮根幾十年,已經成為足以影響整個湘西的大家族了。
桐油的買賣,他們兩家各占三成,而且兩家擴張也很有默契,張家擴張往北走,朝著沅州,敘州方向,朱家則朝著會同方向。張家的第一代張積昌已經死了,如今掌舵張積昌油號的是第三代張景錕。雖然已經不再是洪江八大油號的第一號了,但依然是舉足輕重。
朱家第一代朱誌大依然健在,不過已經是年過七旬,垂垂老矣了。其富有程度不用多言,陳洪吉到是跟王振宇說起了這兩家的一個共同的趣聞:
話說一個算命先生對張積昌說,張家富不過三代,他的子孫將來會餓死在街頭。張積昌就上街隨便找了30個人,給他們錢讓這些人做生意,惟一條件是將來自己子孫討飯上門時能給予施舍。這還不算,到了朱誌大這裏,又有一個算命先生對朱誌大說,朱家富不過三代,朱誌大為了給子孫後代留條後路,拿出大筆資金,大興土木,建了360家店鋪,並把這些店麵無償租給做生意的商人,條件是當他家境衰敗,子孫衣食無著時,每家輪流給他們飯吃。後來別人拿張積昌的故事來說朱誌大的時候,朱誌大居然還說出了很有哲理的一番話:“子孫強似我,要錢做什麼?子孫弱似我,要錢做什麼?”這個話很快就在整個湘西商界傳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