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就是扶植了程潛,組建了一營人馬,有效的平衡了長沙的局麵,從而避免被梅馨當傀儡來用。
接著老天似乎也在眷顧我們的譚婆婆,王隆中帶著二旅援鄂湘軍從武漢回來了。好壞無論,掌握長沙防衛的梅馨連夜帶著人馬從長沙跑到了株洲以避開風頭。按照梅馨自己的想法,是把燙手的爐子丟給越來越不聽話的譚延闓。
沒成想,譚延闓來了手四兩撥千金,把49標的老長官黃鸞鳴搬了出來,又重恤焦,陳兩位都督的遺屬(四萬大洋啊,想想譚延闓的心都在滴血)。連拉帶哄,居然把王隆中給穩定了下來。
然後譚延闓成功的分化了王隆中手下的軍官,至少一大半都倒向了譚延闓。
梅馨見局麵穩定了,雖然他有點怕王隆中,可又不甘心失去好不容易到手的權力,於是他帶著人馬又回到了長沙。
譚婆婆借機又對各部進行了大規模的改編,其中第一師師長他譚延闓親自兼任,這個師的待遇裝備也是最好的,林修梅任第二師師長,甘心典任第三師師長,王隆中任第四師師長,梅馨任第五師師長。
五個師就這樣擺在長沙這麼個地方,省城的勢力一分為三,局麵變得前所未有的複雜。而偏偏這個時候,隸屬於第四師的第九旅要回來了,要說身為都督的譚延闓一點也不擔心那就是假的了。這個旅的回歸會否打破長沙目前的平衡態勢呢?這點恰恰是譚延闓最害怕的。
等程潛和趙恒惕兩人匆匆趕到都督府時,譚延闓已經脫去了大禮服,換上了一套長衫,在書房裏泡起茶來,遇事不慌也算是譚延闓的一個特點了。
看見兩個支柱來了,譚延闓感覺到了一些心安,他十分客氣說道:“來,坐,都坐下,先品品茶,這可是福建的孫靜山寄來的鐵觀音。”
這孫靜山不是別人,正是福建都督孫道仁,這位仁兄雖然是都督,不過日子卻比不得譚延闓,難熬得很啊。這位孫道仁是湖南常德人,清末任福建提督,在部下許崇智等人的逼迫下不得不宣布光複並當了都督。可是這福建雖然不大,派係卻不少,孫道仁也沒什麼好辦法,就天天擱在火山口上。不過今天譚延闓要關心的並不是這個老鄉的處境,因為他自己現在的處境也不見得有多好。
一頭猛虎要入湘了,在外人看來,王振宇的第九旅不過是一旅人馬而已,無關大局。要知道這時的長沙有多少軍隊,足足五個師。但是譚延闓是什麼人,他小眼睛一看就感覺要壞事,一個旅雖然人不多,但卻極有可能打破目前好不容易形成的均勢。
而眼下,譚都督是最不希望出現亂局的人,因為不管誰勝,他這個都督都算是坐到頭了。遠遠的,他仿佛聽見了虎嘯。。。
“夷午啊,你怎麼看這個第九旅回湘的事情啊!”譚延闓坐了下來優雅的呷了一口茶,放下茶杯輕聲問道。雖然才三十出頭,譚延闓卻是老氣橫秋,說話含蓄,從無直來直去的時候,這也是他被稱為譚婆婆的原因之一,太羅嗦了。
聽到譚延闓先問的趙恒惕,程潛的眉毛不由自主一跳。雖然他現在是中將參謀部長,並一直實領第一師的日常工作,但是自從趙恒惕這個第十六旅的少將回來後,譚延闓似乎是有意在疏遠自己了,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在外人看來,譚程是一體的,程潛那可是譚延闓的鐵杆心腹和絕對支持者。可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程潛是個很有野心和抱負的人,而且他也並非譚延闓的嫡係,所代表的是同盟會的利益。
在焦達峰,陳作新被殺後,湖南的實權從同盟會手裏被奪走了,程潛奉命從武昌回到湖南。為了重振旗鼓,勢孤力單的程潛自然和譚延闓是虛與委蛇。對於譚延闓清算焦達峰,陳作新餘部的行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譚延闓也需要程潛來幫他編練第一師,以遏製梅馨的勢力。在對付梅馨這個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雙方實現了合作,如漆似膠了那麼一段日子,直到趙恒惕抵達長沙並按照譚延闓的命令重組第十六旅。而在長沙五師共存的平衡局麵出現後,譚延闓對程潛的戒備心也大大加重了,雖然表麵上依然客客氣氣,但恰恰是這絲過度的客氣讓程潛嗅出了不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