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革命的紅利(一)(1 / 2)

“老子在陸軍部掛號二個月啦,為什麼見不著黃總長?我們從廣西風餐露宿的走到南京來參加北伐,結果現在卻沒人管也沒人問。眼下是春寒時節,士兵們個個是饑寒交迫,你們陸軍部就是這麼對我們的?”

每天這樣的戲碼要演個十幾回,留守府的接待員早就沒脾氣了,起先還有過和討薪軍官肢體發生衝突的事情,現在接待人員見誰都是眼觀鼻,鼻觀心,一幅泥菩薩的樣子擺在哪裏。

黃總長因為手裏沒錢,根本不敢見這些來索餉的軍人,自己這些負責接待的自然就成了出氣筒。

來自後世的王振宇自然也知道這個留守府是個爛攤子完全是袁世凱想出來損招,他一個大子也沒給,隻給了黃興一個留守的名頭就跟那看革命黨人的笑話了。當然也不能說袁世凱就是個大壞蛋,實際上這位袁大總統現在的情況也不比黃興強多少,北京政府早在清末就沒錢了,不然也不至於連鎮壓革命的軍隊都派不出。現在的北京,同樣是財政困難,革命之後,所謂的中央能控製的範圍實際也就北方數省,地方各省的解款均被實力派們給截留了。如今是窮的一分錢都發不出,軍隊欠餉普遍超過三個月。而中央財政主要收入來自鹽稅和關稅,可這兩個大頭很不幸,都被不爭氣的清政府抵押給洋人了,而四國銀行團就是利用了這一點,逼迫老袁簽下條件非常克扣的善後大借款,因為隻要列強不承認北京政府,那麼袁世凱就別想從列強控製的關稅和鹽稅裏拿到一分錢。這就是當時中國的悲劇,後世的人隻知道諷刺和謾罵袁世凱簽訂這麼不平等的善後大借款,卻不知道這深層次的東西,為什麼袁世凱簽訂條件很溫和的比國大借款的事情為四國銀行團得知後不得不放棄這筆結款,即使是在已經有2500萬銀元到賬的情況下。袁世凱要的根本不是這筆跟敲詐沒任何區別的借款,而是希望能以此獲得列強的承認,然後中央的名義拿到本來就屬於中國的關稅和鹽稅。當袁世凱最終拿到這筆貸款之後,他還是從中劃撥了八百萬用於南方裁軍,不過時間差不多是5月了,南京留守府已經解散了,這些巨款最終的流向隻能是南方各省了。

然而可悲的是,革命黨人在各方勢力(江浙財團最積極)壓迫下還不得不硬著頭皮接下這個得罪人的苦差來。

結果三十萬準備北伐的大軍搖身一變就成了乞丐,而黃興也從陸軍總長變成了丐幫幫主。每日就是往返於寧滬之間,靠著幾分薄麵找江浙財團的大佬們借錢維持。這邊是黃興不見討薪軍官,到了上海,就是財主們不肯見黃興了。這真是一個大茶幾,上麵充滿了杯具。

王振宇對此也是有心無力,愛莫能助,甚至他希望黃興能再困難點,這樣自己倒賣軍火的大計劃就有著落了。他習慣性的看那個在鬧事的軍官一眼,頓時驚呆了,劉德華!

王振宇急忙晃了晃腦袋,時空沒有錯亂吧,自己居然看到了後世的港台大明星劉德華了。

再仔細看看這個臉紅脖子粗的劉德華,嗯,應該隻是樣子很想而已,隻是不知到底誰像誰呢?

王振宇頓時對這個人來了興趣,他走過去和其他人一起勸了幾句。

那劉德華氣得一摔手就往衝走了,王振宇連忙追了出去,叫住了那人:“聽口音你是湖南人!”

那劉德華氣消了些,出於客氣還是拱手說是:“你也是湖南的。”

王振宇連忙套近乎:“是啊,都是老鄉,別鬱悶了,我請你吃個飯,走!”

四菜一湯,兩瓶小酒,王振宇跟這個山寨版的劉德華你一杯我一杯的很快成了朋友。

“你叫趙恒惕?十六旅的旅長?”王振宇有些不敢相信的看著眼前這個帥氣的男人。

趙恒惕是民國曆史上湖南最著名的大軍閥,沒有之一。最先喊出聯省自治的就是這位了,他也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唯一的民選省長。沒想到這廝居然長得跟劉德華一個樣子,難怪能選上省長!

王振宇頓時有了愛才之心,他想把趙恒惕收到自己麾下,可是剛一開口,趙恒惕就說遲了:“王老弟,不是哥哥我擺架子,我上個月就答應回湖南替譚都督做事了,豈可言而無信。”

“那老哥為何現在還在南京啊?”王振宇有些不甘心。

“我之前在廣西當軍校教官,這革命一起,我就帶著三百多學生北上援鄂了,結果到了武昌,戰事已經結束了,說是援鄂湘軍奇襲了玉帶門,北洋軍無力南下了。所以我們又沿江到了南京,本想參加北伐,卻又清帝退位,南北議和了。從廣西出師到現在,四五個月了,軍餉全沒著落,士兵們每日半碗連筷子都立不住的稀飯。眼看著馬上就要四月天了,可大家身上都還穿著冬天的衣服,破破爛爛的跟叫花子差不多了。現在留守府要各軍遣歸本省,可我們連回去的路費都沒有,總不能要飯回廣西吧!我趙某人是可以拍拍屁股把軍隊一丟去長沙上任,可這些學生都是跟著我從廣西出來革命的,這種事我做不出”說完趙恒惕又舉起一小杯酒,一口悶了。

王振宇很讚許的點了點頭:“趙兄重義守諾,是條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