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東去南京(一)(1 / 2)

抓著登船梯,正要上船,卻聽身後有人人叫了聲王旅長。回頭一看,叫住自己的是個精神奕奕,白麵細須,氣質儒雅,舉止斯文的年輕人,有些麵熟,一時卻想不起在何處見過?

前後兩個衛士見王振宇這個樣子,知道並非熟人,立刻緊張的把手往槍盒子上摸。這是衛士長趙東生專門和他們交代過的細節,隻是王振宇自認自己還是個小蝦米,跟別人也還沒利益上的衝突,有利益衝突的也被他送到地下去了,所以目前比誰都安全。

那人自然是知道王振宇不記得自己了,他也不在乎身前衛士的過度緊張,隻是很自然的微微一笑:“王旅長,您貴人事忙,我是戰時司令部的作戰參謀萬耀煌啊,您從漢口大捷回來時接待您的那個小參謀。”

“喔!哈哈”王振宇記起來了,印象中當時確實有這麼個接人待物十分得體的小參謀,當時還問了自己在玉帶門的作戰細節。“萬參謀,這得怪你這沒穿軍裝,恕王某眼拙,一時沒能認出了,對不住啊,對不住。你不是應該跟黃司令去南京了嗎?怎麼會在這裏?”

萬耀煌:“嗬嗬,那裏啊,王旅長您有所不知,我之前是在湖北軍政府聽差。黃總長高升,我這職責所在,自然沒法跟著去。不過我昨日已經辭去在軍政府職務準備去南京,尋個差事好參加北伐。這不,就等著搭您的順風船一路了,您不會嫌我麻煩吧?”

王振宇有點喜歡這個說話得體的小夥子,連忙說那裏那裏,然後示意身邊的衛士幫萬耀煌提箱子,自己則和萬耀煌一邊說話一邊上了船。

人和人之間有時候就是這麼的奇怪,有的人天天見麵,卻說不上幾句話,而且往往一說話還話不投機半句多;可有的人雖是頭回見麵,卻是一見如故,言談之間十分投緣

王振宇和這個萬耀煌大概就是後者,上船以後,兩人就聊開了,談時局,談民俗,越談越是投機,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

“這麼說,你跟李參謀長也並不熟悉,隻是臨時派到司令部的,那你去南京是個什麼打算?”

“也還沒想好,如今黃司令和李參謀長如今都是民國中央臨時政府裏的大人物了,我一個小小參謀去了估計還得先去陸軍部掛個號子。這如果沒個熟人還不一定能見著他們二位,可是繼續留在湖北也不會有太大作為。現下黎都督已經是安於現狀,武昌的各路人馬也多是疲憊不堪,我想這要革命還得去南京。”

王振宇想了一下:“要我說。你也別找熟人托關係了,我這第九旅剛成立,擴編是一點頭緒也沒有,你我二人年歲也相當,說話也很是投緣。幹脆啊,你就到我這裏當個作訓處長,就跟在我身邊,專門負責擴編的具體工作,軍銜先委屈個少校,以後再根據情況任用,小萬你看如何?”

“好啊,王旅長看得起我,我萬耀煌哪有推辭的道理,全聽您吩咐”萬耀煌也覺得眼前這個王振宇很對自己脾氣,雖說是個少將,卻毫無半分架子,也就樂於和其共事,自然是毫無做作的應承下來。

晚飯過後,王振宇和萬耀煌出了臥房到甲板看落日。趙東生和教導隊,衛士隊的人都在這條船上,安全方麵是不用擔心的。

走到甲板上時卻發現太陽已經落了,天色見黑,兩人到也不急著回船內,而是站在甲板上靠著船幫感受那迎麵而來,略帶寒意的江風。

王振宇突然想考校一下萬耀煌的本事:“小萬,現在咱們是自己人了,我一直有些問題搞不大清楚,需要人幫忙參詳參詳。”

萬耀煌雖然不習慣小萬這個稱呼,但是也樂得如此親近:“王旅長但說無妨,隻是莫要笑話萬某才疏學淺說錯話就是了。”

王振宇點點頭:“你覺得咱們這個國家將來會是個局麵,你且說說你的預計,不必顧忌其他。”

萬耀煌心思細膩,知道王振宇這是在考校自己了,淺淺一笑道:“那就恕我直言了,按照當前的局勢來看,滿清滅亡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也許不用等我們北伐,這滿清就自行垮了。”

王振宇立刻稱奇,自己來自後世,自然知道滿清退位一說,可是身為小參謀的萬耀煌卻該從何得知呢?要知道,史上皇權的結局從來都是不死不休的。

“這個結論從何得出?”

萬耀煌道:“自武昌首義以來,王旅長可見有多少地方督撫為這大清忠義殉節的?莫說是督撫了,就是那靠朝廷供養了十幾代的王公貴戚和八旗子弟又有幾個南下作戰的?從這個朝廷得利最多,收獲最豐的群體尚且不願意為這個朝廷賣命,您覺得這乾坤大勢還有誰能扭轉嗎?既然滿洲的貴族連自殺的勇氣都沒有,除了屈膝投降還能做什麼,反正這也是他們幾十年來對洋人也跪慣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