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下中國範圍內曆史最悠久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的編輯們豈會視而不見,他們自然也轉載了玉帶門奇襲戰民軍大捷這一消息。
1911年11月25日,大清帝國的都城北京已經是冬季了,寒風肆虐,大地早就披上了厚厚的銀裝,街上行人稀少,紫禁城的暗紅色的宮牆依然高高的聳立在那裏,在白茫茫的一片中顯得十分突兀。整個皇城看起來依然是那麼的宏大雄偉,可是那一絲絲衰敗的情緒卻是這蒼茫的白雪無法遮掩的。
南方的戰事十分不順,臨危受命的袁世凱又跟三國裏的曹操似的獨攬大權,養賊自重。大清帝國的王公勳貴們雖然數量眾多,卻也沒幾個還有實力和心思去捍衛這祖宗創下的二百年基業;部分依然忠於大清的官員們,除了整日端坐在衙門裏哀聲歎氣外也實在是拿不出個什麼好章程來;孔孟學生自居的一大票腐儒天天在宮門口喊著要為國盡忠,卻也不見真有幾個夠膽南下去找亂黨拚命的。整個帝國就如一艘四處破洞,大量進水的大木艦,鐵定是補不好了,就是不知道最終什麼時候會沉。
中南海,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正拖著一條殘腿,踏著白雪來找他的父親,仔細一瞧,這位袁大公子手裏拿著的正是最新一期的《字林西報》。
“父親,您快看看,報紙上說馮大人他們在漢口吃了敗仗。”袁克定一進門就在嚷嚷。
袁世凱此刻正襟危坐在堂上,剛和徐世昌等人議完幾件要事。
如今的北京局勢也是很不穩定,各種亂七八糟的勢力都在活動。尤其是明知大勢已去的旗人似乎都不甘心,他們都怕這變天之後,自己的鐵飯碗不保,而良弼等一些知兵的王爺更是搞出了一個什麼宗社黨,說是要誓死保衛大清,他們甚至公開宣稱袁世凱就是當世的活曹操。
這些小打小鬧或許還不成氣候,目前看來還不足慮,真正最讓老袁擔心的是守衛北京的第一鎮。該鎮的官兵大半是旗人,比不得北洋其他五鎮隻認他袁宮保。這個問題從袁世凱複出起就已經困擾他很久了,任誰也不希望在自己眼皮底下存在這樣一支足以威脅自己生命的不可靠武裝吧!至於強行遣散和調走都不實際,袁世凱真要這麼幹了,宗社黨那幫沒半分魄力的王爺們說不定真的會狗急跳牆。這些二世祖別的本事沒有,一頓胡搞亂搞,把北京弄個雞犬不寧,那自己的逼宮大計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不過現在,這個讓袁世凱夜夜難以安睡的問題被徹底解決了,狗頭軍師楊度剛替他想了個妙招。辦法倒也簡單,直接讓人把第一鎮的武器彈藥偷偷轉移就行了。這些旗人沒了武器,那跟平民百姓也就沒了區別,自然不怕他們瞎鬧騰什麼呢。
有了這個妙招,這壓在袁世凱心裏的一個大石頭這才算是落了地。剛吩咐手底下的人去辦了,還沒來得及得意了,兒子進門的一頓嚷嚷就壞了自己這段日子以來難得的好心情。
但是事關湖北前線,袁世凱不得不關注,他揮手示意其他人退下。
“什麼敗仗,我怎麼沒接到報告,你在嚷嚷什麼啊,克定吾兒?”袁世凱官做久了,發脾氣的時候說話也是四平八穩,不疾不徐的。
熟知老袁性格的袁克定一聽就知道他老子是真生氣了,脖子一縮,連忙輕聲道“報紙上說是漢口的玉帶門車站給亂黨炸掉了,咱們在湖北前線的軍隊失去了輜重,戰事估摸著又得延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