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就此利用魯滌平部成功的擺脫了北洋軍的追擊部隊,但是此刻戰況不明,四周都是敵軍。出於謹慎,他帶著大夥躲進一片樹林裏休整,然後派出了本營最精幹的二十個士兵,全部換上從博愛書院繳獲來的龍徽領章,分十組外出查探,每組還帶上一個學生軍。這些學生軍大多熟悉當地的地理環境和人文風俗,而且基本都會說一口比較正宗的官話,在偵察的時候顯然比操著口湖南音的大頭兵要好用許多。
楊萬貴,宋顯福,郝兵都覺得在管帶大人是在冒險,這裏四周都是平原,出了林子,大家就無所遁形。三人私底下合計了一下就急急趕來見王振宇,希望能盡快去漢陽,而不是留在漢口,這裏四處都是清軍,實在太危險了。
但是王振宇一個勁的微笑,聽憑你們勸說,就是搖頭不答應,顯得胸有成竹,這樣一來,三人也不好再說什麼,反正下頭的士兵都沒鬧騰,自己也就別急了,跟著王振宇走就是了。至於說自己拉著本部人馬單獨撤走?士兵們會不會答應他們不知道,但是回去王隆中要知道你們把他的侄子丟在漢口,自己回來了,後果的嚴重程度他們卻是知道的。誰讓人家有背景呢,所以隊正們根本不敢想,真要撤退那也得帶著管帶一起撤回去才靠譜。三人想通這個關節,於是紛紛選擇賴在王振宇身邊不肯離去。王振宇也不再理會他們,而是拿著地圖靜靜的看著不出聲
三個小時後,外出偵察的士兵陸續回來了。大致帶來了幾個消息,第一是進攻博愛書院的北洋軍就駐紮在博愛書院,並沒有撤回玉帶門車站,看著天色將黑,估摸著是要在書院過夜了。其次,其他方向追擊的北洋軍也沒有回撤,而是前出到宗關一帶駐紮。這兩個消息讓計劃著夜襲的王振宇長長的鬆了一口氣,既然敵人都這麼配合了,自己沒理由不唱一出好戲啊!
而最後一個趕回來的偵察組帶回來的消息更是引起了王振宇的重視,宗關方向出現了還有另外一支北洋軍,人數不少,豎著李字大旗,在和豎著馬字大旗追擊的北洋軍明顯不是一路,在交換宗關防區後,直接朝著孝感方向去了。
“拿湖北省地圖來”王振宇接過馬西成遞來的省地圖一看,立刻明白了,他指著地圖上的蔡甸道:“我如果沒估計錯的話,韃子軍是要攻擊漢陽了。”
“管帶,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楊萬貴也看了半天地圖,卻沒想明白。
王振宇指著蔡甸道:“很簡單,咱們最後回來的這組偵察兵看到這支北洋軍其目標肯定是借道漢水上遊經蔡甸攻擊漢陽,這樣一來,腹背受敵的黃司令必然會分兵去阻擋,本來兵力就不足的漢陽正麵可就對著韃子們敞開了。到時韃子就可以從南岸嘴的正麵一舉突破我龜山防線,漢陽不保矣!”
“啊,那可如何是好?咱們現在可都還在漢口呢?”宋顯福是個老行伍了,聽完王振宇的分析,頓時緊張起來。
“你們都叫什麼名字,多大年紀,自己報一下”王振宇沒接宋顯福的話,卻對最後回來的一組三個人很感興趣。
“報告長官,我叫戴嶽,是右隊第一棚棚目,二十三歲,新邵人”第一個站出來報告的士兵個子不高,卻是一身虎氣。
“哦,寶慶府的小老鄉,好好幹。”王振宇很高興,他已經慢慢開始融入這個時代了。
“報告長官,我叫陳浴新,是後隊第一棚副目。二十一歲,安化人”第二個站出來報告的士兵身材高大,卻是一副笑臉,長得也很討喜,看得王振宇直點頭。
“報告長官,我叫陶峙嶽,陸軍第三中學學兵,十九歲,寧鄉人”最後站出來的就是配給這一組的學兵,這個學兵五官端正,還帶了分清秀氣,但是名字一報出來,卻把王振宇震驚了一把。陶峙嶽,未來新疆王,此刻就站在自己麵前?不會這麼巧同名同姓吧。
王振宇還有一絲疑問,後世他買彩票可一次獎也沒中過:“你叫陶峙嶽?”
“是,報告長官,我原來叫陶紀常,後來到了學校,報名的時候改成陶峙嶽的。”
王振宇想了想,是不是都不重要了,就算他是陶峙嶽,就算他是新疆王,沒有重兵在手的話一樣什麼也不是。難道因為他叫希特勒或者蔣介石我就要跟隨他不成。
他很滿意的拍拍陶峙嶽的肩膀道:“你們的情報很有價值,我看你也不用念什麼軍校了,就跟在我身邊好了,我們這裏需要你這樣的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