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穿越到民國(五)(2 / 2)

王振宇立刻命令還沒過岔路口的左隊右轉,自己和營部直屬人員則在原地休息,等會跟在全營最後麵。至於那個被認為沒有及時履行提醒自己義務的糊塗向導,則被王振宇這個路盲打發去左隊帶路了。

到達琴斷口這個小鎮子的時候已過當日正午,當地的居民經軍政府派來的聯絡官和鄉紳的動員後,自願或非自願的騰出了大約一半的房子供援鄂湘軍居住。這麼一來,王振宇也就沒機會看到後世電影《建國大業》中,我英勇無敵的仁義之師進駐上海卻睡大馬路這一感人肺腑的場麵了。

第二營的營部就設在當地一個士紳的別院裏,院子不大,二層的木屋外加兩排土胚矮房,在當地來說還算是不錯。

另外當地士紳們還送來了十頭大肥豬,說是鎮上黎民百姓獻來犒勞民軍義士的。王振宇對於人民軍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理解就是不拿人民群眾的針和線,那麼除了針和線以外的自然是全數笑納了,轉頭還不忘通知炊事班晚上加餐,先殺三頭肥的改善改善弟兄們的夥食。

雖然沒吃過豬肉,但豬跑總還是見過的,王振宇在後世也還是看過類似於亮劍等軍事題材類的電視劇。他不但有樣學樣的讓值日隊正向駐地四周各派出了偵察兵,還自我發揮的命令將鎮子兩頭崗哨增加一倍。

對了,還特別強調增設的為暗哨。不過看著楊萬貴等人臉上驚愕的表情,這個舉動似乎有點不合常理了。

因為不遠的地方就駐紮這魯滌平和粱錫球他們兩個營,而且從布防的位置上來看,就算真有敵襲也是讓他們先遇上。既然是這樣,那還設立哪門子暗哨啊?脫褲子放屁嗎?隊正們最近發現手底下的刺頭越來越多,一般情況下能不驅使這幫子兵大爺做事還是少驅使為妙。

當隊正們提出質疑時,死要麵子的王振宇隻能裝聾作啞,轉移話題。

借口有事,胡亂丟下一句自編的古人雲:兵者,國之大爺,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後就帶著馬西成他們跑出去溜達了。楊萬貴雖然念書不多,但在都是老行伍出身的眾隊官中也自詡是通些文墨的。他隱約記得孫子兵法上的原話不是這麼說的,等管帶一走,他就疑惑的問右隊的隊正宋顯福:“我們當兵的什麼成了國家的大爺啦?”宋顯福是個老行伍出身,五大三粗的個子,別著眉頭好好的想了一陣,才非常認真的感悟道:“管帶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應該是隻要跟著他老人家好好打韃子,咱們這些大頭兵離當大爺的日子就不遠了。”其他幾個隊官一琢磨,也覺得應該是這麼個意思,於是紛紛點頭以示讚同。。。

王振宇平生以來第一次逛這清末的小鎮,雖然這個第一次的事情最近有點多。比如第一口水,第一碗飯什麼的。。。

雖然眼下是戰爭時期,甚至漢水對麵的漢口在上個月的戰事中還讓清軍放了一把大火,燒了個幹幹淨淨。但在這個鎮上,百姓們卻依舊過著自己平靜的小日子,即使是在軍隊進駐的今天,仍然可以在街頭看到許多人在忙於自己的活計,一點躲避兵禍的苗頭都沒有。也許在他們這些平頭百姓的角度看來,無論誰來誰走,誰勝誰敗,折騰的再熱鬧,對他們而言也不過是照章納稅而已。至於誰是革命的誰是反動的,大字不識的他們還真沒興趣也沒空去操那份閑心。

有這功夫還不如抓緊時間把手頭的物產處理掉換點小錢,稱個一斤豬肉,兌個半斤米酒,再炒個三五樣小菜,在自己家裏擺一桌,呼朋喚友過來聚聚實在。

王振宇一路走一路看著,馬西成則帶著另外四個衛士跟在後頭。

事實上琴斷口這個鎮子就這麼一條街,不長也不寬,並無什麼獨到之處。可來自於後世的王振宇如今看什麼都覺得新鮮,連個招牌都能看出個古色古香的味來就不提別的了。您還別嫌棄,王振宇一邊看還一邊再想,這會也就是擱自己在這,要是換成餘秋雨大大,恐怕就這麼一路看下來,發出的感歎得更加厲害,屆時不要說借我一生了,估計三生的時間都不夠他感歎的!

王振宇正低頭看著路邊一正在玩耍的小孩頭戴的虎頭帽出神,一陣嘈雜傳入他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