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誰服誰?(1 / 2)

將他們放出來一部分承包土地,將所有適合耕種的土地,全都按人頭劃分,頭三年,他們隻需要上交糧食產量的三成,三年後,再增加一成,剩下的都由他們自行分配。

三成不多,但也不少,要知道原本的農人,一方麵要交租子,一麵還要上稅。

蘇桃便提議,一刀切,如果上交的太多,士兵們沒有種田的信心,再者古時都是純手工種田,很辛苦,效率也很慢,剩下的七成也是他們應該得的。

還有一些荒山荒坡,可以種上果樹,收獲的果實同樣可以通過船運,賣到很遠的地方。

有了船運,真的能省很多事。

至於船隻,公孫靖哪裏用得著擔心,營中挑出會手藝的,再請幾個大師傅監督,還怕造不出船來嗎?

他們在軍中,不打仗了,拿著軍餉,幹些力所能及的活也屬正常。

每人學個手藝,以後返鄉也有用武之地不是?

三人坐在茶樓整整談了一個時辰,到了後來,隻有公孫靖跟洛黎交談,蘇桃壓根插不上嘴。

公孫靖是有意不讓蘇桃跟洛黎接觸,而洛黎呢,他是被公孫靖的智謀折服。

他這個人心高氣傲,能讓他折服的人,還真沒幾個。

但是,折服歸折服,該不爽的還是不爽。

商定之後,胡子義便負責在軍中監督造船,這需要大量砍伐樹木。

他們都是就地取材,砍伐龍脊背山周邊的樹木。

蘇桃提醒他,砍樹可以,但也別忘了栽種小樹。

胡子義不以為然,“龍脊山這麼大,砍上十年也砍不完啊!”

他說的不假,的確是砍上十年也砍不完。

“那十年之後呢,咱們的子孫後代難道就看著光禿禿的山頂,連野物都見不到,你好意思嗎?”蘇桃冷冷的諷刺他。

胡子義扭頭看著已經被砍伐的大片樹林,想了想,她說的好像也有點道理,那就種吧。

到了後來,他也學聰明了,到林子裏挑著最密集的地方挑著砍伐,這樣一來,就算忘記補種也沒關係。

關陽城的建設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包括關陽城的居民都被動員了起來。

每家每戶每日出一個勞動力,在護城河幹半天。

改建河道,清理淤泥,護城河的水是流入江中的,在交彙處,公孫靖命人建了個河閘。

碼頭也要重新修建,也不能離關陽城太近,最後選的地方,正好在銅石村附近。

這就需要拆遷,連祖墳也要移走。

古人拆房子他們反應還不會很大,可要是拆他們家的祖墳,那簡直跟要命似的。

辦這事的是盛之平,他受蘇桃的影響,先來軟的,跟他們好好商談,談好的就搬走,談不好的直接帶走,根本不需要跟他們廢話。

銅石村被拆,蘇桃乘此機會,將他們移到柳樹村,並將柳樹村重新規劃。

鼓勵張玉海在家裏修建了一個客棧,家庭式的客棧,以後有過路的客商,可以住在他們家,也方便不是。

公孫靖指派了蘇離,帶著幾隊人馬,專門負責清理關陽境內的山賊土匪,力爭讓此地能過上夜不閉戶的生活。

想想看,由蘇離出手,哪個山賊窩能保得住,還不得全部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