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像一麵鏡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就哭。”既然這樣,我們何不笑對人生?要知道,快樂是生命的本能,也是生活的技巧。快樂靠自己去尋覓,用快樂調節生活,生活就快樂。雖然人人有這個意識,卻不一定都能做到。讀書是快樂;釣魚是快樂;跳跳舞、跑跑步、聽音樂、看球賽無不是快樂;富人打高爾夫球是快樂;窮人聽段相聲、看場電影也是一種快樂。隻要你想快樂地活著,體驗和享受未來生活之美好,就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生活,換個角度看世界,這樣少點絕望,多點自我安慰,才是我們麵對生活的可取態度,才能看到另外一番美麗的風景。
曾經有兩個囚犯,從獄中望窗外,一個看到的是滿目泥土,一個看到的是萬點星光。麵對同樣的際遇,前者持一種悲觀失望的灰色心態,看到的自然是滿目蒼涼、了無生氣;而後者持一種積極樂觀的陽光心態,看到的自然是星光萬點、一片光明。
隻要你浪漫地解釋生活,你就會因為生活沒有把你逼得走投無路而感謝它的寬容。不管生活是以怎樣的麵目出現,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擁有一種幸福的心態,快樂地生活,去享受生活。而一旦用樂觀快樂的心態去看待生活,我們就會對生活中的一切心存感激——要是煙頭在你衣袋裏燃燒起來,你要高興:好在你的衣袋不是火藥庫;要是一根針紮傷了你的指頭,你要高興:好在紮傷的不是眼睛。要感謝生活,因為我們是如此平凡,卻又如此幸運,正如無門禪師所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情趣讓女人如花般綻放
女人年輕時,最引人注目的是容貌,但到了中年,女人最吸引人的便是情趣了。生活中如果沒有情趣,就如一潭死水。不懂得在生活中創造情趣的女子,仿佛一盤沒放鹽的菜肴,寡淡無味;而一個有情趣、有文化、有修養的女性,其魅力可保持終生。
在未來的生活中,大多數男人並不苛求女人在各個領域裏能與自己並駕齊驅,他們渴望的是女人與自己有相同或接近的生命力與情趣。也許很多人會誤會,認為沒情趣的女人都是無知無識的鄉野婦人。然而事實上,情趣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生命的張力。當知識女性被一種刻板的生活包圍,被一種不變的形象束縛時,她的生命裏也會出現枯燥乏味的跡象,如果不及時做出調整,生活情趣也將離她越來越遠。
《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是《紐約時報》的一位版麵負責人,她每天應付的就是應接不暇的稿件,以及挑選、組合、排版,一天到晚工作總是排得滿滿的,心中的厭倦感與日俱增。
格麗特·米切爾非常重視自我形象,請專門的形象設計師為她設計。盡管在大家的眼中,她是個既漂亮又能幹的女強人,可她總認為自己身上似乎少了一些東西,卻又不能確切地把它說出來,因而對生活也開始喪失興趣。後來,在一位朋友的苦心開導之下,她猶豫再三決定休整一下,去科羅拉多大峽穀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