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新娘的三句話都是至善之言,可為什麼反被人笑呢?原因就在於說話的時機——在她剛剛過門,而且還在舉行婚禮時,就指使這指使那的,即使語氣再溫柔,別人也總覺得好笑——也就是她沒有掌握好說那三句話的時間和場合。因此,要想取得好的說話效果,除了會說之外,還要與當時的環境相吻合、相協調。由此可見,把握好時機說話,是我們邁向成功之途不可缺少的要素。
看準對象,把話說到心坎上
會說話的女人之所以受人歡迎,是因為她能夠根據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地點,變換自己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通俗一點說,就是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
一艘遊艇上,來自各國的實業家們一邊觀光,一邊開會。突然船漏水了,開始慢慢下沉。船長命令大副立刻通知客人們穿上救生衣跳海。幾分鍾後,大副報告說,沒有一個人願意往下跳。
危機之時,船長的女兒對船長說:“我有辦法讓他們跳海。”果然,片刻工夫,實業家們就都跳下海了。大副請教這位小姐:“您是怎樣說服他們的呢?”船長的女兒回答:“我告訴法國人,跳海是一種別出心裁的遊戲;對英國人,我就說跳海也是一項運動;在俄國人麵前,我認真地表示:跳海是一種壯舉;而警告德國人說——跳海可不是鬧著玩的!”
“您又是怎樣說服那個美國人的呢?”
“簡單極了!”船長的女兒得意地笑道,“我說已經為他辦了人壽保險。”
雖然隻是個笑話,但這卻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欲收到理想的表達效果,就應當看對象的身份說話,對什麼人,說什麼話,精心地選擇說話的內容和方式。如果不看身份說話,對方聽起來就會覺得別扭,甚至產生反感,那勢必會影響交際效果。
格林夫人有一位不好對付的房客,他的租約尚未到期,卻通知格林夫人自己將要搬出去。因為這段時間的房子並不好出租,格林夫人不想讓那位房客離開。雖然她可以對房客指出,如果他搬家,他房租的餘款將不退還。但格林夫人並沒有那樣大鬧一場,她決定試試其他戰略。
格林夫人對那位房客說:“我已經聽到你的話了,但我不認為你會搬走。先生,我從事租賃業多年,學會了觀察人們的本性。我認為你是一個信守諾言的人,因此我情願來冒個險。現在我有一個建議,請你把搬家的事先放幾天,再仔細想一想。如果到了下個月初,你仍然打算搬家,那我向你保證,會給你搬家的權利,並承認我的判斷錯了。但現在,我堅持相信你是一個遵守諾言的人,一定會住到租期屆滿為止。畢竟,這項選擇全在我們自己!”
格林夫人向這個房客提出了挑戰,篤定這位房客是個守信用的人。那麼房客又怎麼能不接受這個挑戰呢?過了幾天,這位房客就打電話給格林夫人,表示自己不搬了。
如今,我們交際的圈子越來越大,所麵對的交際對象也是性格迥異,因此我們要學會根據別人的潛在心理說話,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