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修煉個性,培育你的魅力氣場(1)(2 / 3)

說實話,楊瀾起初並不被人看好,隻是因為她氣質較佳,才一路過關斬將殺入了總決賽。據一位導演透露,盡管楊瀾也被視為最佳人選之一,但是有人認為她不夠上鏡,所以對是否用她並不能確定。

最後確定人選的時候,中央電視台主管節目的領導也到場了。這時,他們要在楊瀾和另外一位連楊瀾也不得不承認“的確非常漂亮”的女孩子中間進行選擇——這是最後的選擇。楊瀾的好勝心一下子被激起,她說,當時她的想法是:“即使你們今天選的不是我,我也要證明我的素質。”

那次考查的題目是:一,你打算如何做這個節目的主持人;二,做一下自我介紹。

楊瀾是這麼回答的:“我認為主持人的首要標準不應該是容貌,而是要看她是否有與觀眾溝通的強烈願望。我希望自己能做這個節目的主持人,是因為我喜歡旅遊。我一直覺得,人與大自然相親相近的快感是無與倫比的,我想把自己的這些感受講給觀眾朋友們聽。”

在介紹自己時,楊瀾是這麼說的:“父母給我取‘瀾’字,是希望我有像大海一樣的胸襟,自立、自強,我相信自己能做到這一點……”

楊瀾一口氣講了半個小時,她思維嚴密,語言流暢,富有思想性,很快贏得了各位領導的賞識。人們不再關注她是否長得足夠上鏡,而被她的表現深深吸引了。楊瀾後來回憶說:“當我說完時,我感到屋子裏非常安靜。用氣功上的說法,是我的氣場把他們罩住了。”

這次考查後,中央電視台就正式錄用了楊瀾,這次麵試改變了她的一生。

如果從大眾審美的標準衡量,楊瀾絕不是那種天生麗質的美女,之所以今天我們會以為楊瀾漂亮,其實那是她的氣質、才識、風度和個性給人的綜合感受。如果你有內容、有實力,再加上那麼一點點出彩的個性,無疑就會增大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的概率。從這個意義上說,個性是提高身價的一個重要加分因素。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人在社會中立足,不能光靠那種與眾不同的作風引人注目,那種帶著強烈個人色彩的言談舉止,隻能是個人實力的點綴。

若論才華、學問,台灣作家李敖本是不錯的,加上他常有驚人之語,一度是大眾的偶像。當年因與台灣當局的政見之爭,李敖曾兩度入獄,這無損於他的形象,反而增加了人們對他的敬意。然而可惜的是,李敖的風頭出得太足,個性表達也太過頻繁,八九分的才氣變成了十分的展示,本末倒置,最終沒能成就大師風範。

有人說,現在說一個人“老實、謙虛”,其實就是罵他沒本事。在社會上,這種平庸的人一抓一大把。確實,在今天,連句囫圇話都說不出來,沒事躲在角落裏的人當然不會有市場。想讓別人承認,把自己身上的好東西展現出來是必要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為了一場個性的表演,就可以不分場合地大放厥詞。要知道,就算你是一顆光芒四射的鑽石,還要防止人家“審美疲勞”呢。

堅持原則讓氣場變強

在日常休閑和消費的過程中,我們講究品位和個性,目的不僅是為了讓自己滿足,讓他人認同,也是為了以此映襯出自己身份的高貴來。一切事物,或因昂貴,或因高雅,或因另類,常是人們追捧的對象。其實,除此之外,對“原則”的堅守還可以提高我們的身價,隻是我們平時不太注意。

在西方宗教聖地耶路撒冷有一個名叫“芬克斯”的酒吧——它曾連續三年被美國《新聞周刊》雜誌選入“世界最佳酒吧”的前15名。

“芬克斯”酒吧最早是由英國人開辦的,它的內部擺設,包括桌子和椅子,至今都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它的麵積隻有30平方米左右,裏麵隻有1個櫃台和5張桌子。雖然看上去是一個極為普通的酒吧,但由於經營有方,“芬克斯”酒吧成了來耶路撒冷的各國記者最喜歡停留的地方。它現在的老板是一個名叫羅斯·恰爾斯的德國猶太人,自1948年起一直經營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