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美人心計,正確處理辦公室政治(1)(2 / 2)

為了不陷於派別之爭,我們在對待上司和同事時,要親疏有度,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要做到這點,我們在工作上對待任何人都必須同樣地支持,不可“看人下菜碟”,因人而異。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對主要上司和與自己相關的上司,態度非常熱情,而對於副職或與己無關的上司則非常冷淡。另外,往往有人憑個人好惡、感情、喜怒出發,對某些上司或同事的工作給予大力支持、積極協助,而對另一些則袖手旁觀,甚至故意出難題、拆台——這一點是必須要克服的。這樣做的後果隻能是對己不利,若不及時糾正,後果不堪設想。

擺正位置,謹防越位

在工作中,誰該幹什麼,誰不該幹什麼,領導是有一定安排的。可是有的人是想顯示自己,到處指手畫腳,讓人起反感;還有的人熱情過了頭,不該他幹的,他也想插一手,有時給自己造成不堪收拾的後果。

戰國時,有一次,韓國的國君昭侯喝酒喝醉了,負責冠冕的人怕他著涼,就私自拿了一件衣服給他蓋上。昭侯醒來後,發現身上蓋著衣服,很是高興,就問是誰給他蓋的?有人回答:“是負責冠冕的人。”昭侯聽了,非但沒有獎賞負責冠冕的人,還將他與負責衣服的人一同處罰了。

又有一次,昭侯出門打獵,馬車的韁繩鬆了,有人提醒說:“韁繩鬆了。”馭者也說:“好像是鬆了。”緊韁繩本該是馭者的事,可到了狩獵場,趁著昭侯打獵的機會,馬車的陪乘者把韁繩重新調整好了。打完獵,踏上歸途時,昭侯發現韁繩被調整好了,就問:“韁繩是誰調整好的?”陪乘者說:“是我。”昭侯聽了,立刻處罰了陪乘者,並解釋說:“每個人都必須嚴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如果是自己分內的工作,即使再小的,也不可讓別人插手;如果是自己分外的工作,即使是做對的,也不能隨便越俎代庖。”

昭侯的處理是很有道理的。身在職場,不要時時處處都來表現自己,超越自己職守的範圍,去做別人“應該”做的事——太過殷勤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讓“應該”做的人認為你在搶占他的機會。所以,我們應該記住這點,不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事。如何在工作中做到稱職且不越位呢?下邊我們介紹幾種“越位”的表現:

幹工作的越位。哪些工作該你幹的,哪些工作該別人幹的,這裏麵有時確有幾分奧妙。很多人不注意這一點,本來由領導做更合適的有些工作,他卻搶先去做,從而造成幹工作上的越位。

決策的越位。有些企業鼓勵職員參與決策,這時應該注意,做什麼樣的決策,對不同職位的人,是有限製的。對於有些決策,職員可以參與意見;而對於某些特定的決策,職員還是不發言為妙。

表態的越位。表態即對某件事的基本態度。表態與一定的身份密切相關。超越自己的身份,胡亂表態,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也是無效的。因此,對帶有實質性問題的表態,應該由領導出麵或領導授權才行。而有些下屬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上級領導沒有表態也沒有授權的情況下,卻搶先表明態度,喧賓奪主,陷領導於被動之中。

答複問題的越位。此條與表態的越位有些相同之處。很多問題的答複往往需要有相應的權威,作為下屬、職員,明明沒有這種權威,卻搶先答複,勢必會給領導造成工作中的幹擾,是極不明智之舉。

某些場合的越位。在很多場合裏,如參加宴會、與客人應酬時,都應當適當突出領導。有的人作為下屬,卻過於積極地張羅,比如不管領導在不在場,搶先上前同客人打招呼。忽視了領導的存在,過分地張揚了自己,是十分不好的。

在工作中,“越位”對上下級關係造成的不良影響最大。下屬熱情過高,表現得過於積極,會導致領導偏離帥位,有損領導的權威。領導往往把這視為是對自己權力的侵犯。下屬如果常“犯上”,領導會視之為“危險角色”,進而來製約。這時,即使你出於好心也未必有好報了。

以靜製動,嚴守底牌

不亮底牌,直到最後一刻——是辦公室裏重要的生存原則!

所有的橋牌手都有這樣的經曆,當你坐莊時,防守方一上來就奔吃一門五張套,定約一下。主打三無將定約,你正在懊惱牌叫得不好,慌急之中亂了方寸,又被防守方乘機切斷了你橋路,結果唾手可得的八墩牌,最終僅拿到六墩——壞消息常常影響情緒,輕則沮喪,重則絕望,都會使你神不守舍,影響競技水平的發揮。當然,也有一些牌手在實戰中培養了自己堅韌的性格,擅長克製情緒,對意外的打擊安之若素,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如此一來,柳暗花明也很常見。

在一次國際橋牌混雙大賽中,一位牌手因叫牌失誤抬高了定約,正在懊悔不已,擔心搭檔責備時,搭檔卻仿佛置身事外一樣,經過一番思考之後,竟然打出了一般選手隻在書上才看到過的雙緊逼打法,不僅成功地完成了定約,挽回了損失,還獲得了意想不到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