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人信步向山上行去,一踏入山中頓覺通體舒暢,周圍靈氣濃鬱,竹與竹之間,間或幾株奇花、瑞草皆已近千齡。愈向上走,靈氣逾濃,而這二人驚奇越甚。
山體上遍布石鳥,所占方位隱含陣勢,走近石鳥一看,竟然是活鳥坐化。他二人暗覺不好,想施展神通禦劍而行,卻發現周身被靈氣纏繞,騰不得劍,欲往回走,卻發現越行,越向山頂逼近。二人無奈,隻得繼續向山上進發。
期間,他們發現周圍的石鳥由山腳的常見雀鳥,漸變成山腰的凶禽:黑鷹、大鵬。行到四分之三的路途,石鳥也由靈鳥丹頂鶴變成仙鳥毒鴆、畢方,間或幾隻觀其紋路是竟是中品仙鳥級別的瑤池仙鶴。
上得山頂,石鳥呈膜拜狀、圓形排列,環繞著高達百丈的萬年火桐。隻見那外圍的石鳥依次是藍孔雀、白孔雀、紅孔雀,內圈竟有近百隻上品仙鳥青鸞。
那師兄看到這陣仗,倒抽一口冷氣:“這裏到底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情,竟然有如此之多仙鳥坐化於此?這些鳥如果同時發動攻擊,瞬間爆發的力量足夠湮滅此界。”
“師兄快看那顆火桐頂端,似有一物在葉間隱約發出幽光。”
話音未落,那師兄已向火桐頂端攀去。他雖使不得法術,但修仙之人本就身輕體捷,瞬間登到頂端。他發現,射出幽光的是一塊玉精,質地碧綠瑩潤,卻隱隱翠裏透紅。想他玄玉門,坐擁修真界最大的靈玉礦,每百年也能從中開采出一兩塊玉精,縱觀藏寶閣中的玉精,竟沒有哪塊能有這般潤澤剔透,明明通體翠綠,卻偶現紅光,讓人暗暗稱奇。
“師弟,這是塊玉精,待我取下一觀。”
那師兄剛把玉精取到手中,頓感視線豁然開朗,周圍的大陣轉瞬解除,彌漫在四周的靈壓消失了,靈力又可以正常運轉了。他隱約感到,這個玉精約莫就是大陣的陣眼。
那師兄施展法訣,禦風落到地上,手持玉精和師弟一同端詳。他發現那紅光時隱時現,仿是傳說中的鳳凰圖案。那師兄撫摸著鳳凰紋絲,感到靈氣透過玉精加速湧入體內,他不由盤膝坐下,催動心法口訣,試著運轉靈力。
一息過後,他感到在逃亡中所受的內傷正在迅速修複,他大吃一驚,內視靈氣運轉狀況,發現體內經脈正在以肉眼看得到的速度緩緩擴大。
他打了個激靈,正了正心神,暗暗心驚:“師弟,這個玉精能修複內傷,還能夠擴大人體的經脈,加強靈氣吸收速度。”
師弟聽到這裏,臉上興奮的湧上紅光:“這種寶貝簡直聞所未聞!難道是傳說中的神器?”
師兄蹙了蹙眉頭:“看它材質天然,不像有祭煉過的痕跡。俗話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我們得到這等寶貝也不知是福是禍。一旦消息流入修真界,必將引起腥風血雨。”
“師兄多慮了,看這火桐明顯是得到過鳳族涅盤之火的煆燒。相傳鳳族每五百年涅槃一次,每涅槃一次,功力增長一倍,而失敗就會化成劫灰。鳳族每次涅槃必招來群鳥守護,無論成敗,群鳥都要等待儀式完成才會離去。觀這周圍羽化的群鳥,依舊保持陣勢,可能是鳳凰涅盤失敗後,並沒有化成劫灰,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變故,使其附在了玉精之上。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儀式還沒有完結,所以群鳥沒有散去,它們保持陣勢,守護鳳凰,希望有一天鳥王還能破玉重生。”師弟頓了頓,繼續說道:“所以這鳳凰玉精必是無主之物,隻要你我不說,世人就不會知道有此奇寶,既此,又何來爭奪一說?”
聽了師弟的話,師兄頗為激動,身形微顫,竟然滴落幾滴淚來,拿衣袖一拭,帶著顫音說道“師弟所言甚是,想我玄玉門主張入世濟人,行善積德,卻被歸元宗覬覦靈玉礦,以莫需要的罪名滅門,隻餘你我二人逃出生天。今天我們來到這磬玉山,得此重寶,必是列代祖師指引,讓我們重振玄玉門。”
“此處靈氣充沛,借用鳳凰玉精的神效,我們閉關潛修,待來日得證大道,必向歸元宗討回公道。”
玄玉門徒、磬玉山、鳳凰玉精,三個玉字連成一線,可見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正是:
鳳凰涅盤未重生,菩提花開必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