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一十二章 含沙射影可不好(2 / 2)

“坐。”周建國示意一下,向著桌後走去。

待到對方落座,楚天齊才坐到桌前椅子上,正襟危坐,非常規矩。

“小楚,好久沒見了,聽說你現在工作做的很是不錯。”周建國依舊麵帶笑容,“可否向我傳授了一下,我也好借鑒一二。”

“主任,這可不敢當。我向您彙報一下工作,請您多多指正。我是今年三月五日到的河西省定野市,之前在晉北省……”楚天齊向周主任簡單講述了近段時間幹的工作。

聽完對方的講說,周建國點頭稱讚:“幹得不錯,很好,非常有前途。”停了一下,又問,“現在正逢年底,工作那麼忙,你怎麼有空回這了?”

“我是來谘詢事,想問一問公路立項的事。”楚天齊給出回複。

周建國又道:“問上了沒?”

“沒,還沒呢。”楚天齊輕輕搖頭,並沒說實話。

“這事應該找……”話到半截,周建國又改了口,“這麼的吧,既然咱倆遇上了,那你就跟我說說,我可以給你建議。”

剛才明若月根本就沒正經回複,全是借由頭向自己撒氣了,現在周主任要給建議,真是求之不得。於是楚天齊略一思忖,講說起來:“定野交通近幾年有了一些發展,但與全市經濟發展還不相適應,尤其個別關鍵點更需突破。定風山位於定野市東南端,與河西省沃原市接壤,也與晉北省相鄰,成為阻礙兩省三市交流的一處所在。定野市政府經過調研、論證,擬打通這個一山跨三市之地,修建河晉大通道。現在前期基礎工作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也即將著手操作。我這次到咱們單位,就是先打聽一下立項的事,當然必須前麵手續完善以後才可申請。”

聽完講說,周建國搖了搖手:“這麼做不行,行不通,後麵的程序也沒法走。”

楚天齊沒有說話,但臉上表情分明寫著三個字:為什麼?

周建國繼續說:“從你介紹的情況來看,這是一個兩省交界之地,打通公路對兩省發展意義重大。那麼也就必須兩省共同努力,達成共識,才可去做這個事情,不是一省可為之事,更不是一市可為。”

注意到對方停下話頭,楚天齊說:“主任,您講的意思我明白,隻是總得有一方主動才行,不可能雙方正好同時達成共識的。之所以先做一些準備,就是拿出我們的誠意;到這裏先行打聽,也是想著了解一些可行性,然後再和另幾方接洽。我也知道,這麼做肯定不符合程序,隻是一直把這裏當做自己的家,就回家來問問,無論對錯領導也不會怪罪的。”

“好小子,先把我的嘴堵住了。”周建國笑著點指對方,“先不論你是否真把這當成家,我都不會怪罪你,你是一心為公嘛,又不是為了私利。不過,你所謂的‘可行性’就是個偽命題,所謂‘誠意’也是無用功。為什麼這麼說呢?道理很簡單,你應該也明白,不過我就再給你說說。

這個項目既然橫跨兩省,那就要體現兩省的心聲,就必須兩省共同申報。也隻有共同申報,才能提供與之有關的全麵信息,才便於發改委考慮是否立項。假如隻有你們一方的調查、分析,包括可行性研究報告,那麼信息是極其不完整的,發改委怎麼會對不完整的信息評審?別說是發改委,就是國務院,就是再大的領導,也不可能答複這樣的事情,這根本不符合規定嘛。

退一萬步講,即使對這不完整信息答複了,若沒有晉北省的響應,這個工程也沒法進行。畢竟那裏橫著的是一座山,跨著河西、晉北兩省,必須全部打通才行,否則還是無法通行。再說了,我這個所謂的‘退一萬步’也是偽命題,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建議你們,要想做這個項目,就必須和晉北省達成共識,一同來做才可以。”

“可是,可是假如晉北省不積極的話,那這條路就通不了,對兩省三市的發展影響太大,也真的太可惜了。”楚天齊語氣中滿是遺憾。

“當政者大都是有擔當的,不可能隻有你這個小同誌才想此事吧。既然別人都沒提出來,也可能就是還沒到必須操作的地步。你說呢?”周建國依舊麵帶笑容。

楚天齊遲疑了一下,又說:“這條路早就規劃進國家路網了,可是就因為分屬不同省市,也才被排到了各地發展計劃之末,而且一推再推。照現在這種情形來看,修路形勢很不樂觀,很可能還會被一再推遲。我覺得,這事不但需要下麵積極,也需要上麵幫著推進才是,否則對兩省三地人民太不公平了。”

“你這話裏有話呀,含沙射影可不好。”周建國緩緩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