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專業對答(2 / 2)

陳揚回答:“每天上、下午上班前各一次,檢測項目也偶有變動,比如酒精檢測,就是從上個月十二號開始的。對於檢測不合格的,根據違反次數和違反項目,會有相應的懲罰,對於每月達到檢測要求的,會給予相應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每次上班都這麼檢查,一共好幾百工人,這得費不少時間,能檢查的過來嗎?不會是應景之作吧?”張天凱提出了質疑。

“絕對不是應付檢查,每次上班前都會進行。在檢查時,每個樓道單元都會安排一組兩人,十分鍾之內檢測完畢。每組還會單獨配備相應的設施,光是這種酒精檢測儀就購進了二十個,現在每次都要同時有十二個在工作。”說著,陳揚打開桌上盒子,取出了裏麵的一個手機大小的物件。

“連交警的裝備也上了。”說著話,張天凱拿過酒精檢測儀,轉頭道,“董廳長,測測你喝酒沒。”

董建設接話:“要是測出來就有鬼了,我早上隻喝了一碗粥,昨天一天也吃的全是素。”

“哈哈哈……”笑著放下檢測儀,張天凱忽又道,“陳總,光是這種檢測人員就安排了十多位,人工成本怎麼算呀?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成本可都會攤到房價裏的。”

陳揚微微一笑:“省長,我們怎麼會那麼浪費資源呢?這個項目部共有兩名專職安檢員,既檢測人員上工安全,也檢測設備、設施運行安全,還承擔著對相關設施的養護工作,既有足額工作量,也有相應考核細則。其餘安檢人員都是兼職,他們還有本職工作,比如技術員、資料員、文員等等,就是剛才在門外迎接的那十二人;雖然他們是兼職,但也有相應考核,也有相應經費補助。”

“好,這種辦法好,陳總想的周到,應該多加推廣。”張天凱連連點頭,轉頭看著身旁眾人。

“好,確實好。”四周人等跟著隨聲附和。

從一樓出來,眾人繼續向樓上走去。

通過剛才的對答,楚天齊發現,張天凱雖說是副部級領導,是大官,但是看問題很細致,說明這個人善於觀察,也勇於鑽研。剛才這些問題,似乎有吹毛求疵之嫌,但卻又提的很到位,也很實際,讓人挑不出毛病。

相較於副省長看似信手拈來的問題,陳揚回答的也是滴水不漏,而又合情合理,沒有任何生硬拚接,也沒有造作之處。任誰也不會對這些事項的長期堅持產生質疑。

在上樓過程中,眾人隨時走走停停,在每個樓層都會有新的問答產生,問話一方自然是副省長張天凱,對答之人則是昊揚集團法人代表陳揚。提問者所提問題看似瑣碎,卻又都在點兒上,提的一點都不外行。回答者自是答對的嚴絲合縫,足見對這些事項了如指掌。

隨行眾人,既有多年的城建係統老員工,也有建築企業的資深從業者,還有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對於建築都不外行。他們都對二人的問答,給予了一致的評價:專業,絕對專業,專業對專業。

一直走到頂樓,眾人才從樓裏出來。在上下樓過程中,眾人不止聽了張、陳二人的對答,也看到了好多亮點,好多看似微不足道,卻又讓人眼前一亮的舉措。

走出樓道,陳揚又帶著領導和嘉賓在院內參觀。此時好多組參觀者都到了院子裏,參觀隊伍大壯。人們一邊繼續參觀,一邊品頭論足著。從人們的品評中,楚天齊聽的出,大家對昊成佳苑工程評價很高。

院子裏主要就是一些機械設備,還有一些材料、庫房。參觀的這些專業人員注意到,即使同樣的設備,昊方的保養要好於其它幾個項目地,最起碼要比幸福小區的好一大截。同樣的材料分類,同樣的物資存放,昊方要高於那三家公司,而且處處體現著安全生產的理念,這個理念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更非一蹴而就。看著樓裏樓外的這一切,人們都形成了一個共識:民工墜樓純屬意外。

在院子裏轉過一圈後,張天凱並沒有直接走進昊方項目部接待室,而是站在門外,麵對著那些在建工程,大聲說:“好,昊成佳苑安全生產做的非常好!”

“謝謝省長鼓勵!”陳揚一旁表態。

聽著二人的對話,人們都會心一笑,都期待著欣賞精彩的專業對答。

“嗚……嗚,嗚……嗚”,一陣刺耳的鳴嘀聲忽然傳來。

什麼情況?人們都不由得發出疑問,就連張天凱也直起耳朵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