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不可開交(1 / 2)

張天彪繼續說:“宋朝通過抬高文官地位,聯合文官階層實現了對武將階層的馴服,將武將排除出最高權力核心。為防範武將,宋朝采取了文官帶軍的思路,最高指揮官由文官擔任,外行指導內行。這還不算,為了防範武將,特別製定了帶兵不練兵,練兵不帶兵的分製做法,形成了‘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現狀。這怎麼能打勝仗?結果宋朝“冗兵”嚴重,卻又國防孱弱。

作為普通單位,文人多一些倒影響不大,反正都是玩心眼的事。但有些專業性強的單位就不能專用純文人,就要用那些掌握並熟練運用專業知識的人,就相當於武將。公安機關是國家公權力執法機關,身負黨和國家的重托,維護社會穩定、打擊違法犯罪,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其最重要的職責和使命。公安幹警往往麵對的是窮凶極惡的歹徒,很多時候都遊走在危險的邊緣,如果沒有專業素質和過硬的軍事本領,如果隻憑著咬唇嚼舌,怎麼能夠保護自己?又何談保護人民、維護社會穩定?

有人說,公安民警做了一些違反職業操守的事,這不可否認,也是事實。但為什麼專拿一線的警察,為什麼不把坐在辦公室那些文人拿出來曬一曬?我可是知道,在今年春節前,戶政科竟然硬是把一七十歲老頭弄成了十二歲小姑娘。還有,在元旦治安宣傳的時候,宣傳標語也出了天大的笑話,本來是‘警民攜手共建’,卻把‘攜’字弄成了穿的‘鞋’,還把建設的‘建’,寫成了‘下*賤’的‘賤’。老百姓都把這說成了公安要和破鞋聯手,共同犯賤。更可笑的是,還差點把這個錄相片寄到省公安廳,要不是曲局及時發現的話,恐怕現在全省都知道有一個和破鞋聯手的縣公安局了。”

“張副局長,注意用詞。”曲剛沉聲道。

張天彪連連點頭:“曲局教導的對,我虛心接受。我是個大老粗,隻知道抓壞人、破大案了,平時說話比較隨意,以後也盡量去改。不過我剛才說的都是事實,老百姓確實都是這麼說的,有的說法更難聽,我這還是改良的。我就是有啥說啥,不像有的自稱文化人的人,嘴上說的好聽,但肚子裏全是花花腸子。我也不會說什麼,但我的中心思想就是,做為公安機關,要考核就要考核專業素質,考核擒拿格鬥,考核槍法,考核克敵之招。那些條令、製度其實幹警該掌握的都掌握了,做為正式考核的一個補充也就算了。”說到這裏,張天彪停了下來。

常亮早就按捺不住了,見張天彪不再吭聲,便馬上接過了話頭:“剛才局長、政委都強調了考核的重要性,我也認為十分有必要,舉雙手讚成。政委向我們展示了考核方案,我認為就很好,內容也很貼切,很符合縣局現狀,考核要點緊緊抓住了我們現在的短板。有人說,要多考實戰,這本身沒有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嘛!否則隻是自己吹噓抓過幾個壞蛋,搗毀幾個犯罪團夥,那不過是把大家的功勞強攬到自己身上,同時還進行了誇大而已。

但是思想是指導我們行動的基礎,因此隻有從思想上認識到了,隻有從理論上掌握好了,才能在實際工作中不走偏。隻有正確的思想,才能指導正確的行動,否則你連是非觀念都沒有,分不清敵友,不知道事情輕重,那麼戰力有多強,造成的負麵影響就有多大。如果思想正確了,格鬥、打槍才能不走偏。廣大公安幹警,大部分都是部隊轉業或是警校畢業,要論打的話,誰也不是吃幹飯的,不要以為隻有自己行。

剛才聽了一個故事,杯酒釋兵權,但對裏麵的觀點我不認同。我們新社會的人民警察,怎麼能和封建專製時期的軍人相提並論。而且有人對於這個故事的認識也太膚淺了,宋太祖為什麼要棄用一些武夫,就因為前有唐節度使不忠,後有五代十國之亂,再後有後周失江山之鑒。有些武夫野心太大了,做的事也太出格,不得不防啊。古人的教訓,對於今人同樣有教育意義。

雖然宋朝的國策,有曆史局限性,但不可否認,國家整體是繁榮穩定的,而且還出了趙普、範仲淹、韓琦等治世名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範仲淹就是文人領兵,曾擔任參知政事這樣的文職,也擔任過樞密副使這樣的軍事高官。範仲淹屯田戍邊,不但屢屢挫敗敵人的進攻,而且大力發展了生產,在他去世後被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他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成為諸多文人世大夫讚賞並尊崇的思想,就是放到現在也不過時。當然,可悲的是,就是這樣一位能臣,還是被小人陷害攻擊,屢屢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