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錄音筆不見了(1 / 2)

王曉英的事,人們私下議論幾天後,就不再成為熱點。漸漸的隻是做為人們偶爾談起的一個話題了。

……

到十一月底的時候,何氏藥業收購了青牛峪鄉所有的當歸藥材,包括當歸的根和種子,並全部進行了結算。大致測算了一下,農民三年種植藥材的利潤所得,相當於種植八年莊稼的收入。這一下,農民們的擔心徹底沒了,都在念鄉裏的好,念何氏藥業的好,尤其念楚天齊的好。

在這期間,玉泉礦泉水公司的市場總監海洋又來了一次青牛峪鄉,其餘時間都是由他的助理王語嫣和鄉裏接觸。楚天齊也委托陸嬌嬌和王語嫣接洽、聯係,這既體現了對等原則,也避免了楚天齊的尷尬。在和這個王語嫣有限的接觸過程中,楚天齊總感覺對方在挑逗自己,但又不是那麼明確。所以,他為了不惹麻煩,就盡量少和對方打交道。

十一月底的時候,楚天齊專門去了一趟省裏,省裏的專家組告訴他,接通水脈的方案已經有了進展。但事關重大,還要再經過幾次試驗,才可以實施。而且一旦實施,還需要很大的費用,這也是需要合作商買單的。所以,現在也急不得。

楚玉良的病恢複了很多,不需要拐杖也能行走了,隻是時間還不能堅持太長。吃飯的事、方便的事也都能完全自理。語言交流不存在障礙,思維也似乎恢複的差不多了。這讓楚天齊全家,心裏都踏實了很多。

在這期間,恢複良好的常文還專程到柳林堡村看了楚玉良。二人見麵自是一番唏噓感歎,常文夫婦也不可避免的掉了眼淚。

在十二月中旬,楚天齊寫的《全鄉經濟發展規劃暨農村經濟發展探討》,經過改動了三十多稿,寧俊琦才算基本滿意,吝嗇的給了兩個字評語:還行。雖然楚天齊寫的很辛苦,但收獲也很大,現在的這篇文章既有理論總結,又有實踐歸納。既有微觀記錄,也有宏觀敘述。這篇文章寫作的初衷,是為全鄉經濟把脈,但實際上已經遠遠超出了青牛峪的範疇。

……

楚天齊的這篇文章,雖然很是難產。但黃敬祖卻在十二月份的時候,弄出了一篇稿子,稿件的標題是《論新形勢下鄉鎮黨委工作的新思路》,而且還上了沃原市日報。這一下子不得了,黃敬祖一下子成了全縣的新聞人物,成了多麵手黨委書記的代表。

等到鄉裏這些副職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都覺得似曾相識。仔細一看,有些內容和自己報給黃書記的內容相似。這還是一個多月前,黃書記去南方學習歸來,給大家布置任務後,大家按要求交上去的。

看的眼熟,但又不是完全一樣。而且自己寫的隻是一個方麵,而書記寫的就比較全麵。自己可以說是被書記參考了寫作內容,書記也可以說是被他們借鑒了素材。所以,好多人盡管牙根泛酸,但還是恭順的對書記表示了祝賀。

……

隨著黃敬祖文章的發表,一個傳言也跟著流傳開來:黃敬祖要到縣裏當副縣長了。

這個傳言對於老百姓來說,倒沒什麼。老百姓才不管誰當官呢,隻要是給老百姓辦實事的,老百姓就擁護,隻要是禍害老百姓的,老百姓就反對。但說實話,百姓的態度,對於當官者的升遷,沒有必然的關係。主要還是看上級領導的意見,主要還是看權力場上的博弈和平衡。當然了,如果民憤極大的官,還是會受到影響的,隻是並不是民意起了多大作用,而是民意給反對一方提供了攻擊對方的武器。

老百姓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一般時候不會對當官的行使監督權,當然了,也偶爾會有不一般的時候。雖然老百姓的想法不免有失偏頗,但在好多地方,還是存在民意被忽視現象的。

老百姓不感興趣,並不代表官員不感興趣。聽到黃敬祖要出任副縣長的消息後,好多人都開始蠢蠢欲動,都在盯著那個鄉黨委書記位置使勁。全縣總共才二十個鄉黨委書記,那個位置可是不容易出現空缺的,好不容易有空缺了,自然那些有心人就要動了。

有人盯著鄉黨委書記,也有人在看著鄉長的位置。這些人認為,如果黃敬祖上調的話,現任鄉長寧俊琦極可能升任書記。那麼,鄉長的位置就空出來了。與其爭那個一把手,不如瞄著這個正科實職位置。

一時間,玉赤官場風雲突起。有謀鄉書記的,也有謀鄉長的,還有謀自己單位領導一旦升任鄉書記所空出的位置的。之所以一個鄉書記的位置,引起人們這麼大興趣,主要是因為現在的青牛峪鄉已不是從前,不是那個兩年前的全鄉倒數第一,而似一匹黑馬突現在玉赤政壇。

青牛峪鄉不光去年進步很大,今年依然會跑步前進。現在蔬菜產業、藥材項目都前景看好,而且鋅礦泉水項目正在運作,還有幾個項目也蓄勢待發。隻要一腳踏進這個地方,就好比直接站到了一輛快速行使的列車上,想要不快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