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無回名醫(1)(1 / 3)

今時,北宋國之初建,南有南唐割據政權,北有遼國外侵,西有黨項部族內戰不斷。在此亂世初歇之時,各國誌士各奉其主,稱臣者妄圖複國,兵強者妄圖拓展疆土,初立者更是以保國為要。

當文人尚在追憶唐之盛世,痛斥賣國者丟卻燕雲十六州之時。惡名在外的流水閣卻忽然重現江湖,不知何人傳出消息,此次流水閣是為北宋國主護送一傳世奇物,是為北宋定國之寶。

此說一現,江湖中人無論為公為私,皆以聲討流水閣為由,聚集在護送沿途。福州官道,烈日炎炎。

樹葉晶亮透綠,在驕陽烤照下,泛著刺眼的折光。蟬聲陣陣,擾的人有些莫名地煩悶。

路邊簡陋的茶棚中已是坐滿了人,數十匹馬在簡易的槽中爭搶著渾濁水流。這種天氣連身懷武功的人都受不了,又何況是這一直奔走的牲口。

“老板,加水。”

因烈日烤照,今日官道多了許多生意。那三十幾歲的精小男人滿臉堆笑,不停地穿走在十幾個桌子間,手中的大茶壺一直沒有離手。

“怎麼這人都挑了正午出門,”一年輕男子抱怨道,“鬼天氣,下火一樣。”

“照平常一定是日頭落了多趕幾裏路,可是最近不同了,”茶攤老板刻意壓低聲音,卻依舊字字清晰,仿佛懼怕卻又要顯示自己的消息靈通般,不時左右望著,“這兩個月大江南北死了不少江湖中人,據說是流水閣重出江湖了,誰還敢在夜裏趕路呢。”

說完,他還不忘在那男子的茶壺中添上水,低頭似乎又說了些什麼。隻不過此時已經變得頗為小心,除了那男子之外再無旁人聽的清楚。

“老子當是什麼,中原那麼多教派,流水閣算個什麼!”男子忽一高喝,麵帶不屑。

“客官慢坐,我去給那桌添茶。”老板臉色微變,牽強笑對道。這月餘來,途經的人一提到“流水閣”三字便會小心翼翼,這般不要命的人還真是少見。

幾道精厲的目光迅速掃過兩個人,旋即又隱沒在了蒸騰的熱氣中。

“公子,”一個約有十歲大的小童輕聲道,“流水閣?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他們多以獨行為主,”他身側的男子笑道,“況且從不插手江湖中事,其間雖有數次他人假借其名義作亂,皆是不了了之,隻是此次恐怕是真的了。”

流水閣,實則是十一人,未知男女年齡,皆是身附紫色圖騰。北宋建朝前,曾於亂世中立有流水出,不曾敗的傳聞。因其做事無理由、無江湖道義,也絲毫不買任何門派的帳,故而惡名在外。

“那我們正午趕路,難道也是因為他們嗎?”小童一邊說著,一邊將隨身的包袱打開,拿出了一個油布包,露出了數種精致宮點。

“難道我們公子會怕別人嗎?”另一側的女童狠狠拍了他腦袋一下,俏聲道,“你別忘了公子是誰!”

“翹紫,”依舊是溫文爾雅的聲音,卻帶了幾絲責怪的意味。那男子側頭輕撫女童的瀏海道,“忘了我出門時是怎麼說的了?”

女童輕吐下舌頭便噤了聲,隻是伸手狠狠地向男童的胳膊擰去。

“公子,吃點心。”微顫的聲音,卻又不敢多說話,男童委屈地將點心一一擺放好,退到了另一側。

男子將這一幕小兒女的打鬧盡收眼底,目光中攜著一抹淡笑,卻故作未見般,任由男童委屈討好地回望女童,頗為逗趣。這一路趕來,隻帶了兩個小童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索性沿途都有自己的產業,倒也像是出遊一般的愜意。

四周的人依舊各自小聲交談,偶有眼神張望的,卻也都迅速收了視線。畢竟這日子口,誰又知道自己身邊坐的下一刻會不會是要自己命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