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錯墜時空<上>(1 / 2)

經過三天三夜的飛機路程,我,雪晴,秋雨,終於來到了位於南美洲西北部。西臨太平洋,北同哥倫比亞,東和南同秘魯毗鄰。麵積27.07萬平方公裏。人口1150萬的赤道國厄瓜多爾.

前幾天,我參加全球舉行的少年世界曆史知識競賽,獲得了亞洲組的一等獎,獎品是赤道三人遊的雙飛機票,,但隻能和朋友一起去,而不能和家長同去.我邀請了好友黎雪晴,李秋雨,當然還有我自己華秋霜.

黎雪晴就和小孩一樣,一直問我:"秋霜,你講一下赤道好不?''

"雪晴,你去問小雨,她知道的比我多!''

雪晴撒嬌的說;"李秋雨大美女,說一下啦!''

"好啦!''秋雨沒辦法,隻好一五一十的招了;"赤道,是赤日炎炎,驕陽似火的地方。在赤道地區,太陽終年直射,

氣溫高,天氣熱,是有名的熱帶。

赤道是通過地球中心垂直於地軸的平麵和地球表麵相交的大圓圈,它

像一條金色的腰帶,把地球攔腰縛住,並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

道是南北緯度的起點(即零度緯線),也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圈,全長

40075.24千米(相當於8萬多華裏),所以住在赤道上的人能夠"坐地日行

8萬裏"。一架時速為800千米的噴氣式飛機,要用50小時才能飛完這段距

離。

赤道穿過地球上的許多國家。加蓬、剛果、紮伊爾、烏幹達、肯尼亞、

索馬裏、馬爾代夫以及印度尼西亞、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巴西等國家都

有赤道線通過。在這些國家裏,人們用不同的標誌來表示赤道線。例如,

在剛果,人們用許多沿直線排列的小石柱表示赤道線,這些小石柱叫赤道

樁。赤道樁高不足一米,可以很容易地跨過它,所以人們可以一會兒在北

半球,一會兒又在南半球。據說在700多年前,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城的市民

就知道,基多城附近是太陽一年兩次來往於南、北半球所經過的地方,他

們稱這裏為"太陽之路"。後來,科學家證實了這一說法,市民們就在基

多市郊外修建了一座赤道紀念碑。紀念碑高10米,碑身四麵刻有表示東南

西北四個方向的字樣。碑頂放著一個石刻地球儀,地球儀腰部,有一條標

誌赤道方位的白線,一直延伸到碑底的石階上,這就是地麵的赤道線。''

"我補充補充''我站起來說"印歐混血種人占41%,印第安人占34%,餘為白人、黑人等。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多信天主教。首都基多。赤道橫貫北部,國名西班牙語意即赤道,故又稱赤道國。安第斯山縱貫中部,中夾山間高原和一係列盆地。火山縱列,地震頻繁。山地低坡發育熱帶森林,高山峰頂覆有現代冰川。東部為山麓地帶和亞馬遜衝積平原,西部為丘陵和沿海平原。大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南端轉為熱帶草原與熱帶沙漠氣候。1532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2年獨立,加入大哥倫比亞。1830年退出,建立厄瓜多爾共和國。香蕉產量居世界首位。還產咖啡、可可、稻米、玉米、棉花等。近海盛產對蝦和金槍魚。工業以石油為支柱,還有紡織、木材加工、食品、水泥、汽車、鍾表、冶金、電器等。石油輸出占出口總值一半以上,還輸出香蕉、咖啡、可可、木材、蝦等。輸入機器、食物、化工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