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姨母。”世遺暗想:原來是母親的孿生姐姐,難怪她長得酷似母親了,也難怪她敢直呼本王的名字了。
“貧道早已入道,怎敢再擔這姨母稱呼,世遺你還是直呼貧道的法號吧,貧道法號‘太平子’。”
世遺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既然你已經入道了,為何還要來這伏承宮?又為何還要做父王的王妃?”
那道姑哀愁地長歎了一口氣,“真是一言難盡啊。”道姑說完仰頭看了看窗外的天空,“如果這樣真能阻止伏承王爺的殺戮,貧道願墮地獄。”
曼珠有些聽不明白了,“姨母,您這話是什麼意思啊?什麼殺戮?什麼地獄啊?”
道姑並沒有回答曼珠的話,似乎是覺得在一個孕婦麵前並不適合談及這樣血腥的話題。她的目光不由得移到了曼珠平坦的小腹,舒心地笑了笑,“聽說你又有身孕了,真是太好了。”
曼珠溫柔的微笑著,“嗯。已經有天明這個兒子了,希望肚子裏的這個是個女兒。”說話的曼珠渾身散發著母愛的光芒,溫暖美麗的讓人不由的看呆了。
世遺伸手握住曼珠的柔荑,眸中滿是深情。
這一幕落在這道姑眼裏,盡是如此感動,她的眼眶不由地濕潤了,她輕聲呢喃著,“蘭兒,如今你的兒子過得很幸福,如果你真的在天有靈,也可以瞑目了。”道姑不由的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她慈愛的看著他們,“世遺,你很小的時候,貧道還抱過你呢。”
“咦!”曼珠驚訝了起來。
世遺眸中也掠過了一抹訝異“什麼時候?本王怎麼不記得了?”
那道姑笑著道,“你當然不記得了,那時候你剛剛出生,還在繈褓中呢。”道姑的目光開始變得悠遠,她回憶著過去的往事,“這事還得從頭說起。貧道俗名複姓端木,名梅兒,是冀州清河郡人,和你母親蘭兒原本是孿生姐妹。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山裏人,雖然家境貧寒,可是我們姐妹倆卻也在父母的疼愛中過得十分快樂。隻可惜好景不長,在三歲的時候,母親生了一場奇怪重病,父親為了給母親治病,在外麵借了很多的銀子,然後請來全城最好的大夫,可是母親的病實在是太重了,沒過多久母親還是去世了。母親剛走不久,債主就上門了,這時候家裏早已是家徒四壁了,父親根本就沒有銀兩還給他們,他們一怒之下,就將家裏能砸的全給砸了,臨走之前還說,給父親三天的時候籌銀子,如果三天之後父親還是交不出銀子的話,就要父親用我們兩姐妹來抵債。父親不忍心我們兩姐妹被人給賣掉,於是連夜偷偷地分別將我們送人。父親首先把妹妹蘭兒送到了一個尼姑庵門口,然後帶著我躲在遠處偷看,直到看到裏麵有尼姑出來將妹妹領了進去。接著父親再將我送到了一個道觀門口,我知道,這一次父親一定也像之前那樣,躲在什麼地方偷偷地注視著。”道姑一邊流著淚一邊說著,“後來,我就被這個道觀的女道士給收養了。直到十六歲時,師傅終於肯放我下山了,師傅讓我自己到處去雲遊修道,多長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