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主子和王妃確實和民間所傳聞的一樣,他的主子也就是九王爺對他的王妃確實是寵愛有加,他和三王子都知道這個王妃真正的來曆,而且更有幸能夠見過她還是魂魄的“真身”一麵,他們能夠以這樣的方式走到一起,著實不容易,恩愛也是自然的。
另一則,則是這三王子,看來他早已是情根深種、難以自拔了,隻是……哎,命運弄人,他為何會愛上一個他最不該愛上的女人呢!
在回京的這一路上,隨處可聞有關於伏承宮九王妃的傳聞,對於這個九王妃,他早已是好奇的不得了了,如今雖然還未曾見麵,但能先聽聽她為主子準備的樂曲,那也不錯啊。
又過了一會兒,那腳步聲終於近了,按照規矩,樂隊是不能由正門進內,而要由竹樓的後門進入,眾人將手中的燈籠了吹滅了掛在門外,又將身上的鬥篷解下放好,這才依次穿過一道暗玄,便到了臨時用來奏樂的樂房,話說這樂房於正堂僅有一簾相隔,透過這幕稀疏的薄簾,還可隱隱見到裏麵樂師的身形及動作……
一曲終罷,原先的樂師們起身行了禮後退了下去,換上了新來的十二人上場,行過禮後,不消片刻,眾人便已各就各位坐定,自簾外隱約可見其中九人以扇形圍坐,從他們的姿勢中不難看出,他們中有吹胡笳的、有拉二胡的、有吹塤的,有打小鼓的……其餘的三人則以正三角形狀居於中間,微後的二人一人懷抱琵琶,一人吹笛,而正中一人身前則放在一架古琴。
話說進來的眾人皆已摘下麵紗,露出了麵容來,可唯有這彈古琴的女子依然以一抹白紗遮麵,十分神秘……
該說原來不大的房間置放十二人還外加樂器,本該顯得擁擠才是,可說來也奇了,這十二人以如此形狀一入內坐定,不僅不顯擁擠,還有幾許閑位,整個樂隊更是猶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一般,樂聲未起就已經引人入勝了……
一聲輕微的清脆鈴聲悄然響聲,刹那間便又消失不見了,如羞澀的少女躲在門後不敢輕易出門來;片刻後,又是一聲清脆的鈴聲,這次鈴聲比前次略高了些,可剛響一聲又靜了下來,少女似乎是探出頭來查看,外麵的新世界讓她有所害怕,卻又躲了回去;數秒後,琵琶聲聲,如新鶯出穀,乳燕歸巢,經過幾次的試探,少女終於邁出了腳步,走到了門外;樂聲或急或緩、忽高忽低,各類樂聲漸起漸落,其中轉調之處,百變不窮,讓人歎為觀止……
三位美男子早已不約而同的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靜靜的聆聽著這扣人心弦的樂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