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平地一聲悶雷(1 / 2)

晉陽公主的婚事,聖上還是第一次在眾位大臣的麵前提起。以前,眾大人心裏都覺得,生為聖上最疼愛的女兒,肯定是舍不得嫁到番邦或者塞外,應該是選中朝中那位老臣的孫子,然後兩家聯姻,也是一種政治上的手段。

家裏有位公主作為孫媳婦或多或少和皇家有些姻親關係,這對自己家族的地位鞏固也是極好的辦法。隻是眾人都知道,身為駙馬,尤其是唐朝的駙馬,隻允許娶公主一人,若是這個公主以後嫁到自己家來,沒有子嗣所出,那這一脈豈不是斷了。而且晉陽公主還有一件事,是眾人都知道的,誰也不敢去趟這趟渾水。所以,現在聽見聖上要賜婚,絕大數大臣的目光都投降了孟星河。

因該說,是那小子的幸運,還是不幸呢?小小年紀,就做到了戶部尚書,而且現在越來越有趨勢做到駙馬。那從今以後豈不是飛黃騰達了?

對於李世民要替晉陽公主找駙馬的事,孟星河隻聽在耳朵裏。他怕什麼,有個寧仙公主在後麵撐腰,李世民是不會讓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給自己的,況且大唐朝的駙馬隻能娶公主一個老婆,自己家中好說歹說也有四位,難不成李世民要老子當陳世美不成。

就在孟大人把自己置身事外,感情這事兒和自己摸不著邊兒的時候。禦宴宮中坐在最高位置的李世民嘴巴動了動,目光投向了孟星河所在的那張桌子。

“孟大人。你且上前來。”

“哈。”果然是這小子。

看著孟星河移步上前的背影,禦宴宮中,私下已經有大臣在議論。而且,不可置疑還夾雜著某些青年俊傑嫉妒的目光。

孟星河來到李世民龍椅的下麵。“臣拜見聖上。”死老頭,他心裏老不情願想著,別忘了甘露殿中,我已經是你皇外孫的老子了。

李世民沒有直接說自己招孟星河上前來的目的。而是直接一句話“賜座。”就有人給他搬來了一張紫檀木椅子。

眾大臣眼睛一亮,在禦宴宮中能得到聖上親口賜坐的大臣,絕對是屈指可數。孟星河能在百官的眼皮子地下享受如此殊榮,那就絕對說明,等會兒李世民要給他很大的賞賜。

新年第一天,禦宴宮中,有的人得到的賞賜,可是一輩子都享用不盡的。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李世民才賜坐了孟星河,隨即對著禦宴宮門外的守衛,道:“讓各國使者進來吧。”隻聽得門外那個尖銳的聲音已經響起:“陛下有旨,宣各國使臣覲見。”

隨著那聲音響起,早就等候在禦宴宮門外的萬國使臣,很有次序的走了進來。他們之中,有金發碧眼的,也有凝膚水靈的,更有虯髯滿麵的,應該是都屬於大唐周邊的小國或者西域之外更遠地方國家來的人。

“哦,原來是你,尊敬的大人。”

在那走進來的萬國使臣中,走在最前麵,那個身材挺拔,金發雲卷,蔚藍的眼睛中透著一股尊敬的使者立刻認出了禦宴宮中坐在李世民右手邊穿著紫袍的孟大人。

來人正是約翰伯爵。應該是從不願萬裏之外的地方來到大唐朝的。在那約翰伯爵的身邊,還有同樣幾個國家的使臣,這些人都是在絲綢之路上結識的別國使者,路過沙漠的時候結伴同行來到大唐的,這都要歸功於曾經孟大人提出在西域邊境上設立行館,利用指南針在沙漠中結伴同行的方法大家才能認識的。

孟星河一時想不起叫他名字的人是誰。不過他腦子也不笨,很快從這個男子的身上想到了某個女子同樣也是金發碧眼,他好生懷念了那個和那個女子在一起時的瘋狂,放佛他鄉遇見故友那般欣喜道:“原來是約翰伯爵大人。你們的伊麗莎白公主還好吧。”

“哦。現在我們的伊麗莎白已經不是公主了,他已經是我們那個國家的皇帝。”約翰伯爵一句話,就讓在場那些深受孔孟之道感染的大人放佛吃了一個大棗,嘴巴張的圓圓的。

兩地文化差異,當然思想也不一樣。孟星河笑著說 一聲“恭喜。”便不再說話。反倒是約翰伯爵,在看見孟大人之後,放佛想到什麼,立刻從身上拿出一樣東西。

那樣東西用一塊上好的絲綢包裹。約翰伯爵小心的捧在手裏,鄭重的交給孟大人道:“這是我們的女王陛下交給大人的信物。他還讓約翰代為轉告孟大人一句話。”

“嗯,小沙白的表白吧。”孟星河心裏麵想著,嘴上一抹微笑,道:“什麼話呢?”

約翰的中文說的已經很好,而且他經常來往大唐和西域兩處,對於大唐的詩詞文化極為熱愛。當初伊麗莎白女王陛下親口在他耳邊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約翰隻覺得那個身在萬裏之外大唐朝的男人,是整個帝國最最幸福的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