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且坐下吧。朕有事同你將。”說完了那兩件事,李世民抬手一指對麵的凳子,示意孟星河可以坐下。
孟星河忐忑的和皇帝平起平坐,凳子坐著雖然舒服,卻如同坐在芒刺上鑽心的痛。
“聖上。其實,臣這次進京是有幾件要事想你上湊。”
“嗯。朕知道。一件是關於天平教的,一件是嶺南收編軍隊之事。該如何做,朕可以給你一個介意。”李世民端著一杯茶水,送到嘴邊,喝完之後,用那手指在茶杯中沾了點茶水,在桌上寫了一個字。
“散。”
孟星河立刻看懂,他不是不知道李世民為何做此決定,畢竟這些人都是不得重用的存在,恐有一天當大唐朝陷入危機的時候,他們是最容易反戈相向的,但一個散字難道真要這些將士全部譴會老家種田?他們可都是拿了一輩子武器的人,突然拿起鋤頭,是否是一種浪費。
“聖上。這十萬士兵,如果全部譴回家,那將是大唐的一種損失。”那些人可是自己手下賣命的,如果連這點留下來的權利都爭取不到,那他們還不如一直反抗朝廷來的痛快,為何要如此憋屈的招安?
“你且說說,若是能打動朕,朕可以考慮。”李世民笑望著孟星河,這家夥最有點子。他也很期待孟星河如何說服他收編這十萬軍隊。
感覺喉嚨有些幹燥,孟星河先喝了口茶。在心裏整理一番,覺得此法可行便道:“大唐總共分兵十道。除皇城禁軍之外,陛下但可頒發一道聖旨,在這十道軍隊中,由皇城禁軍率領再一隊士兵駐紮進十道兵府駐地,這對兵直接由聖上指揮,十道及下屬各州不直接領此對兵,而此隊兵其對下屬軍府的職責是進行製衡,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州府軍隊結黨和割據。”
李世民若有所思,孟星河這個點子並不新穎,但卻是唯一能消除李世民猜忌那些歸降士兵的最有效的方法。試想一下,十道兵府本是各自領兵,突然受到皇城軍隊的製約,這兩支軍隊怎麼都不會融洽相處,李世民自然不用擔心這對士兵會反叛,因為地方兵府會隨時揪住他們,同時也可以製約地方兵府私自囤積的軍隊。
此法,倒是一舉兩得。
李世民沒有立刻表示同意,這種事情他還需要回宮去好好琢磨一番。
他目光落在孟星河臉上,足有一段時間才淡淡道:“還有一件事。朕得親自告訴你。你也知道,西北的蠻夷雖然早就向大唐稱臣,但一直一來都未曾真正臣服大唐,你也知道,朕已經老了,該為自己的繼承者鋪平一些道路。”
“我知道。”孟星河的表現很冷靜,他知道,李世民今夜來此的目的想必就是說這件事。“陛下若以為,單憑臣一人之力,就可以讓大唐和突厥交永世之好,臣身為大唐子民自當為聖上分憂。不過,在此之前,臣還有一件事需要聖上首肯。”
“你且道來。”李世民眉頭一皺,好像猜到孟星河會問什麼。
果然,孟星河的問題就是李世民猜到的。隻見他絲毫不給李世民一點商量的餘地,道:“臣前往突厥可行,但聖上必須將臣的妻兒交還到臣手裏。”
李世民臉色暗自抽搐了一下。“朕也不能做主。這事兒,你的去甘露殿問蕭妃。寧仙一直都住在甘露殿裏,你抽空可以去看看。”
孟星河記下甘露殿的名字,明日李世民不是要在皇城的宗廟裏祭祀先祖嗎。到時候趁大家都在祭拜的時候他偷偷溜去甘露殿看自己的老婆孩子,時機許可偷出來也行。
“好了。朕要回宮了。你隨我出去把。”事情聊的也差不多了,李世民自然要回皇宮中迎接新年的到來,是不會在孟星河這裏呆久的。他站起身的時候,看上去還是如此虛弱,孟星河不得不走過去扶著這位老皇帝。
後院中,君臣二人走了沒幾步。李世民突然停下來止步不前,而孟星河抬著他手臂的手,此刻也被老皇帝拿開。
“孟星河。”
“臣在。”
李世民抬頭看了看遠處長安城此刻的熱鬧,身為一個執掌天下的大人物,竟搖了搖頭,對遠處可見的繁華並不是那麼中意。反而側背著身子,對著身後的臣子道:“長安城已經夠熱鬧了。今夜你孟府的煙花就不要湊這個熱鬧了罷。”
“臣領旨。”
孟星河擦了把汗,誰說李世民已經老了,要想他老去,除非他不開口說話,也不開口殺人,否則,他帝王之命,誰敢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