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星河不想同老爺子討論呂凝的話題。直接,道:“沒什麼大事,小婿在桃源縣,發現有人私自鑄造大量兵器。”
他話還未說完,呂大人已經跳起來,怒道:“你說什麼?”
“有人私自鑄造大量的兵器。”孟星河不怕打擊老爺子的心髒,一字一句,回答的很清楚。但他立刻補充後麵的推測,道:“不過,現在太湖一帶有賊寇作亂,想必那鑄造兵器之事,也是這夥人太平教的人。對了,老爺子,你見多識廣,能告訴我這太平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孟星河不過是二十出頭,不知道太平教的事也情有可原,況且現有的文獻上已經將太平教的一切抹去。知道的沒有幾個,呂大人是那個時代的過來人,多少聽得一些,道:“隋朝末年群雄並起。但說當年進攻隋朝國都就有十八路軍隊。在這十八路軍隊中,以瓦崗的李密,江都的王世充,高祖李淵,以及擁兵占據洛陽的太平教當時被稱為天下四支最有能力奪取楊氏江山的軍隊。但說這太平教,自東漢以來就已經存在,無論盛世亂世,教中都有聖人所出,數百年來,其教下信者不論文官武將史書中留名的不在少數,三國亂世中,出了郭嘉、呂布之類的人,魏晉南北朝,又有陶公、王右軍、也出自教中,隋朝建都,韓擒虎、張須陀,以及前任戶部尚書虞世南也是太平教人。盛世出智者,亂世出梟雄,這便是民間所傳有關太平教的謠言。就連如今朝中半數以上的官員,曾經都是出自太平教,若按實話講,這太平教其實也不能算妖道。不過,成王敗寇,當年打破李密,誅殺王世充,打著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太平教,自二十年前在東都和當今聖上的軍隊大戰之後,他們的聖王無故消失,從此教毀人散,分出了多個流派,教中之人也不再以太平教徒自居,隻有少數一部分還在堅守教內聖壇,意圖卷土從來。”
孟星河覺得此話難以下咽。道:“既然如此。那二十年前那次大戰,為何太平教會敗得如此慘烈?聖王究竟是為何消失。”
“這老夫到不知道。”呂大人如實相告,別說他不知道,就連朝中那些脫離了太平教的官員也不知道,不過,這都是藏在他們心中的結。然而。呂大人雖不知道二十年前那場大戰,但還是收集到一些零散的消息,道:“要想解開這個謎團。等你以後到了長安,可以詢問當年參加過這次大戰的秦老將軍和李老將軍,杜尚書和房大人也知道,他們若願意說,或許還有些眉目。”
孟星河記在心裏,這事兒回到長安再問。他心裏想著如今太平教再次出現,是否已經觸犯了李世民的逆鱗,真不知那個師傅姐姐怎麼想的,如今四海升平,她卻要犯上作亂,難道真的不怕被砍頭麼。不行,得親自跑一趟東都,必須找她問清楚不可,太平教要造反孟星河不管,不要在江都生事,更不要把夢蝶和雲姨拉扯進去,就算他太平教被掀個底兒朝天也不關他孟星河半點兒事情。
亂就亂吧,反正這江山又不是他孟星河的。他已經決定今晚休息片刻,等明天天亮,立刻快馬奔去東都,把太平教造反這件事問清楚。否則,他孟星河可能會弄得兩頭都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