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多事之秋(上)(1 / 2)

王裏正其實並不知道,孟星河著急叫小五子過來讓他集結村裏的男丁所謂何事。他辦事如此麻利,不過是拍馬屁響應孟大人的號令,做一個盡心盡力為上麵辦事的地方小官。他甚至連所謂何事都沒問,就已經帶著一大票人過來,足以說明王裏正在溜須拍馬方麵的確有一手,也難怪他坐在裏正的位置上就是幾十年,這和他做人做事多少沾了點關係。

孟星河在門前清點了一下人數。有十幾票人,不算少,加上他和柴少,王龜年,陣容還是比較強大。王裏正此刻走上去,卑躬屈膝,問道:“賢侄,你讓我帶著一幫人前來,究竟所謂何事?”

孟星河說明來意,道:“去雁蕩山上看看。昨夜我有兩個手下出去打獵至今未歸,想出去尋找他們。”

王裏正一聽雁蕩山幾字,啊呀一聲,顯然是心有戚戚。

“不可啊。”他連忙道:“最近聽村民們說雁蕩山一帶在鬧鬼,一到半夜時分就能聽見上麵傳來鏗鏘兵器撞擊的聲音。還有哭聲。你知道,為什麼雁蕩山後麵有數十裏的土地至今仍舊荒蕪無人管理。不是應為那地不好,種不出莊家。而是那裏曾經是隋朝平陳戰役的古戰場,坑殺過數萬人。連地裏的土壤都是紅的。根本就沒人敢去。我看賢侄的兩位手下肯定是落入雁蕩山周圍坑埋死人的萬人坑裏,出不來了。”

眾人聽王裏正一番言語,結實倒抽了一口冷氣。

孟星河還不知道那雁蕩山原來還有如此多的故事在裏麵。他見眾人人心渙散,恐怕也是害怕那鬼怪之事,孟星河當下震聲,道:“我還不信那些鬼怪連白晝都敢出來嚇人。誰要是怕死,就留下來,不怕死的跟我一起上。”他斬釘截鐵的說著,毅然是率先邁出一步。

眾人雖然忌憚鬼怪之事,但聽孟星河說的還有幾分道理,加上人多膽子大,倒是沒有一人打退堂鼓,全都很義氣的跟上。

上雁蕩山的隻有一條羊腸小道,由於常年人跡罕至,已經被灌木荊棘所蓋住。孟星河等人要上山,也是拿著長刀開路才能上去。而且在不知道羅峰和薛仁貴二人究竟在那裏的情況下,很顯然把尋找的難度加大了不少。況且王裏正推斷,前山沒有埋人的大坑,要後山的半山腰才有,那裏幾乎沒有人去過,而且時常有猛獸出沒,所以叮囑眾人務必小心,免得落入大坑中被掩埋,或者直接被猛獸吃掉。

孟星河記得上次和趙浩然鍾玉素二人來雁蕩山賞夜菊的時候,也沒見得上麵有多凶險,隻是在一處絕峰之上,瞧見了一個穿著白衣女子那驚鴻一瞥,他聞著淡淡的花香,旁邊還沒見過世間竟有如此奇怪事情的王龜年戳了戳孟星河。問道:“我隻聽說過曇花才在夜裏開放。沒想到在雁蕩山上居然還有夜裏開的菊花。當真是稀奇的緊。”

王龜年也算見識過許多奇珍異寶的人。竟對這雁蕩山上夜裏慢慢綻開的菊花感到新奇。縱觀這種菊花,顏色鮮豔如殘陽,龍爪狀,模樣比龍爪菊還小一個影子,而且更為奇怪乃是,隻有在月亮照耀的地方才爭先開放,而躲在黑暗角落未曾受到光照的則像小孩握緊的拳頭。

“孟兄。如此奇怪的花,總該有個名字吧。”王龜年頓下身來,準備摘上一朵。

孟星河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反倒是一旁的王裏正就同失了魂那般衝了過來:“使不得,使不得。哎呀,我的王大人,這花摘不得,摘了會出事的。”

王龜年收回手:“此話怎解?”孟星河也站了上來,願聞其詳。

王裏正三言兩語,很是簡捷,道:“這叫陰花,傳言是長在黃泉路上的。若有人摘了一朵,魂魄就會被收進花裏,永生永世都不能投胎做人。但凡在冤死的人較多的地方就會長出來。那是死者冤魂不散,在黃泉摘了陰花,一輩子留在這裏作祟,你要是摘了一朵,會引來鬼魂的。”也不知道是真有其事,還是王裏正道聽途說,杜撰而來,卻偏偏讓心癢癢的王龜年立刻縮回了手不敢再亂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