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奶奶的,這突厥人還真是奸猾無比,若不是老杜看出事有蹊蹺,還真讓他們給蒙混過關了。隻是這突厥人弄的如此神秘,究竟所為何事?
聯想到這次突厥來唐並未太過張揚。孟星河想不通他們還有什麼秘密的事,需要如此小心謹慎去做。他和杜如晦站在一起,頗有幾分不解道:“到不知這突厥人如此神神秘秘,究竟想做什麼事情?據我所知,在大唐似乎沒有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難不成他們還想偷大唐的國寶運送到突厥不成。”
事出必有因,突厥精心謀劃,究竟所為何事,孟星河還=真想不出一個所以然。
杜如晦就在他身邊定神所思。他心裏在想,或許突厥人已經發現什麼。
如此猜測,杜如晦恍然大悟。
“是他?”杜如晦一怕腦袋。“聖上失策啊。”
孟星河不懂杜如晦為何如此不安。立刻問道:“難道真有大事發生不成?”
杜如晦生怕耽擱時間,道:“孟小哥,我們邊走邊走。倘若此事讓突厥得逞,那我們無疑是放虎歸山留後患啊。”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孟星河同杜如晦一道,邊走邊聽他言語。
孟星河現在也算朝中重臣,有些以前的事情他不知道被隱瞞在其中,不代表杜如晦現在不會對他語重心長一一道出。
杜如晦先講了早在十年以前大唐對突厥發動的那場戰爭。這場戰爭孟星河或多或少聽說過一些,聽說當時參戰的還有老杜家那個十幾歲的杜丫頭。好像擒獲了突厥的可汗。保障了邊關數十年的安定,而突厥也因為可汗被擒,不得已向大唐請降稱臣,還尊稱李世民為天可汗一事,這在翰林院的史書上有過記載,孟星河做過史官,大致知道一些,但不是很清楚。
孟星河腦子不笨。立刻想到杜如晦擔心所謂何事。他幾乎是用詢問的口氣,小聲道:“難道老杜你是擔心突厥人此次是為了把突厥可汗救回去?可是,我記得那突厥可汗前幾年不是在聖上禦賜的府邸中死了嗎?難不成這群突厥人連骨頭都要帶回突厥,那還真是頑強。連死人也不放過。”
杜如晦根本不覺得好笑。他知道的,和外麵世人熟知的已經是兩個不同版本的故事。他幾乎是知無不言,道:“孟小哥有所不知。外麵知道的那個已經死去的突厥可汗,其實是假的。真正的突厥可汗如今還被囚禁在長安。當年我大唐恰逢建國不久,雖然生擒了突厥可汗以此打壓了突厥犯我大唐野心,但突厥並非真正肯屈服的人,多次來唐想要迎回他們的可汗。誰都知道這無疑是縱虎歸山。但不放,又擔心突厥人借口生事。所以當時的戶部尚書虞大人獻了一計,讓聖上禮待突厥可汗並賜府封官昭告四海天下皆知以此安撫突厥。此法,為虞大人的上計,下計則是,待三五幾年後,突厥國內有人窺其突厥汗王寶座的時候,聖上可突然宣布久居長安的突厥可汗暴病身亡,找個同突厥可汗模樣身材相似的死人,以厚禮送回突厥安葬,兩國相距數千裏之遙,屍體送回突厥,隻怕早就成一堆白骨,誰也認不得真假,隻以為可汗已死。這時突厥國內失去主心骨,國家局勢勢必會亂,那些想要榮登突厥可汗寶座的人,自然無暇東顧,忙著爭權奪勢。我大唐便可借機整頓軍事,不出十年,大可不懼突厥,何況還有真正的突厥可汗在手,無疑是勝券在握。十年之後,大唐雄師揮軍北上,一舉統一西北,何愁不能拿下突厥國土。”
杜如晦生為李世民的心腹,對此事自然一清二楚。那個原本已經死了的突厥可汗,如今就在長安,倘若有人將他沒死的消息買給突厥,突厥人花大力氣將他迎回,那同樣和大唐一樣休養生息十年的突厥一旦接回未死的汗王,可以說,不出兩年,邊關一定再生戰事。
這事兒聽著,怎麼和宋朝的有些皇帝遭遇相同呢?孟星河聽他解釋。心中不解,道:“既然前任戶部尚書虞大人獻了如此好的計策,那這十年之內,突厥隻怕已經推選出一個新的可汗,如今將原來的老可汗迎接回去,豈不會影響到新可汗的地位,他隻怕巴不得老可汗已經身死長安了吧?”
杜如晦搖頭,道“我等長久深居長安,對邊塞之事,恐不能了若指掌。虞大人此計,在前幾年,對突厥國的確造成了阻礙。可是,我們何增知道,虎父無犬子,突厥可汗雖被我們囚禁在長安,但他膝下的兒女卻和他父親一樣如狼似豹,在短短幾年之內,不但平了突厥國內叛亂,殺死當時爭奪汗位的幾位叔叔,並在畢蕭的輔佐下,壯大了這支草原雄師,如今倘若被他們得知軟禁在長安的突厥可汗沒死,你可知,突厥可汗一旦回到突厥國,那我大唐千萬兒郎,豈非又要遠赴邊關再興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