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追緝(2 / 2)

李世民搞不懂孟星河在玩什麼把戲。聽他說結果出來,他還不知道孟星河隻問了個馬的腳力,難道就能分出勝負?李世民好奇追問道:“那還請孟愛卿快快說出,大家都疑惑著的。”

孟星河並不隱瞞,他好歹在國子監猥瑣老頭那裏學過幾天關於馬的常識。知道馬的速度和腳力有莫大關係。麵對眾大臣齊齊注視的目光,孟星河盡量輕鬆。道:“各位大人或許都有所體會。但凡腳力比較持久的馬匹,都是過了半數路程之後才會越跑越快。而我又觀察了王大人和侯大人兩人,顯見王大人的身體略顯單薄。各位大人試想一下,王大人在馬匹和身體占一定優勢因素的情況下。那勝出的機會就相對較大。不過,我這些隻是猜測,諸位大人若不相信,大可去外麵讓兩位大人比試比試便可真相大白。”

孟星河輕描淡寫就將侯君集給打壓了。這讓侯君集心裏藏著很大的火氣。

“聖上。下官願意同王大人在殿前比試,還請聖上恩準。”侯君集不管孟星河如何打壓他。反正隻要同王文生比試之後,究竟是否如孟星河所說,一切都是未知數。

李世民也不相信孟星河所說有多少依據。見下麵眾大臣也有讓他們比試,測試孟星河所說是否真假的想法。李世民沒有拒絕侯君集的提議,道:“準奏!”

侯君集一陣高興。今天他要是贏了王文生,那無疑是直接打了孟星河一耳光。這口惡氣出的相當的爽快啊。

他立刻請辭回家準備。王文生也同時告退。

好在太極殿前是一條九尺寬直通玄武門的通道。以此為起點到玄武門作為終點賽馬距離不算太短,應該能比試出結果。不一會兒工夫,當李世民領著眾文武百官,來到太極殿前通道邊,得到恩準的侯君集和王文生已經分別從宮外騎著自己的馬前來。

此事既然是孟星河引起的,自然不能由他做裁判。李世民把兵部尚書叫出來,作為裁判主持這場賽事。兩位參賽人已經準備妥當,隻要站在旁邊的兵部尚書一聲令下,他們就可以揮鞭跑向終點玄武門。

侯君集此次是打著報複孟星河的念頭參賽的。他勒著韁繩,胯下的駿馬早就發出清脆嘶鳴,大有隨時準備箭頭一般射出贏得勝利。而和他並肩而立的王文生,則是騎著一匹毛色不光鮮的老馬,不驕不躁的等待著。

兵部尚書走到兩人後麵。很正式的說一聲:“起!”

“昂!”

先後兩聲不同程度的悲鳴,侯君集和王文生幾乎同時如同射箭一樣跑了出去。

眾大臣眯著眼睛看著眼前兩人絕塵而去,由於比賽的道路是筆直的。所以他們很清晰的看見兩人一前一後的跑動軌跡。

侯君集在起跑的時候,雖然機警,占了先跑的優勢。可是他胯下的馬匹,是一匹千裏馬,正如孟星河所說,通常情況下在開頭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不會跑多快的,因為這是千裏馬的特性。而王文生的馬卻恰恰相反,本來就是短腳程馬力的馬匹,從出發到跑動的時候,如同一步突然靜態加速的跑車,嗖的一聲就射了出去。到現在已經超過侯君集的馬半個馬頭。

侯君集一看對手的確已經略勝他一籌。他頓時心理麵慌亂起來。他不停揮著鞭子鞭策胯下駿馬,其心狠程度甚至都能看見他發狂般虐待自己的坐騎,在那原本雄峻的馬身上留下了數道紅紅的鞭痕,不得不說他為了勝利,虐待坐騎的心也太狠了。

從太極殿到玄武門不算太遠,距離比賽結束也用不了多少時間。沒過多少時間,這次多餘的殿前比試也然結束。而王文生總算不負孟星河的猜測贏得了比賽。垂頭喪氣的侯君集不但痛失自己良駒,甚至還一度挫敗灰心喪誌,讓他自己覺得從今以後,他這輩子都不敢再孟星河麵前討得半點便宜了。

李世民顯然也看見了比試的答案,果真如孟星河所說,在中短途比賽跑中,王文生的確占得優勢。但倘若侯君集要是肯換一匹腳力較短的馬匹,說不定此次比賽他也不見得輸。怪隻怪侯君集沒有深入去研究馬匹,隻知道能跑千裏的,當然是最優秀的,而忽略了馬同人一樣,也需要量力合理運用的。

李世民欣賞的望了孟星河一眼。將王文生叫道跟前,道:“此次出戰,就由王卿家帶眾文武百官出去迎戰突厥。記住。不許輸,隻許勝。”

王文生聽明白李世民的吩咐。無論前兩局勝敗,至少他這局也一定要贏。這就是李世民,腦子裏永遠裝著別人猜不透的想法。就算三局兩勝,他也願意三局都全部勝利,這樣才能打擊突厥人的挑釁。或許,那更是隨時對突厥發動戰爭的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