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唱歌(2 / 2)

上朝的程序很簡單,先跪拜,再議大事。孟星河站在最尾,跪和不跪都無所謂反正李世民也看不見。他嘴裏有氣無力的吆喝著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的時候,眼皮子已經上下打架熬不住想要睡覺。

好在今天商議的事情不多,幾位大臣簡單說了幾件事,很快李世民就拿出了解決方案。

“諸位愛卿還有事稟奏嗎?”見下麵一幹大臣都有散朝的心。李世民也不想打攪諸位臣子心道早早把朝退了,畢竟天天上朝連他自己也有些煩了。

“稟聖上!下官有事要奏!”

眾大臣一個個在心裏暗罵,早不啟奏晚不啟奏,偏偏要快散朝的時候奏,他們大多沒好臉色將目光望著那上奏的官員。心理麵不爽歸不爽,但還是要裝裝樣子,露出一副關心國家大事的模樣。

“杜愛卿何時要啟奏?”李世民看了眼啟奏的人,正是尚書令杜如晦。尚書省的事情一般都是大事。所以李世民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杜如晦遞了一份奏折交由宮人轉交給李世民。道:“昨日國子監由祭酒修書,眾夫子商議向我尚書省遞交一份關於分科立學、分科立考的奏章。還請聖上過目。”

杜如晦才說明緣由,下麵眾大臣已經在小聲討論起來。有些崇尚儒家學派的大臣,更是大罵荒唐。

李世民將奏章上的內容看了一遍。看見上麵一段話,眼中突然迸發出炙熱的火焰。

他將奏章壓在麵前的龍案上。對著滿朝文武百官道:“眾愛卿對此有何看法?想我大唐開課立考數年,攬盡天下人才無數。如今若對教學和科舉進行改革,招攬天下各種奇才。豈非開萬世之創舉?”

李世民眼中隱有興奮之色,雖然朝廷有科舉考試,但那不過是以文入選,如果能改善科舉,改善各州縣的教學,的確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隻是此事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果沒有好的說辭,單憑一份奏折就拍案敲定那太武斷了。畢竟朝中大臣多是文人出生,習文者向來高傲,此事定會受到他們反對。要想君臣一心,也隻有把此事放在朝堂上議論眾城同意才能定案。

“聖上,微臣認為萬萬不可。”

禮部尚書候文海跑了出來,他身後還跟著眾禮部官員。全部跪在地上,由侯文海領頭,道:“教學乃國之根本。倘若貿然改動,那勢必會造成各州縣學府動亂,影響甚遠。而且高祖皇帝也曾聖言,科舉乃興國之路。我大唐子孫切不可壞此規矩。如今盛世繁華,還請聖上三思,不能損了國家根本啊。”

“還請聖上三思!”由侯文海帶頭,大殿上已經有大半的臣子跪了下來。

遇見這種情況,李世民也大為頭疼。的確,如果改變各州縣教學方案勢必耗損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如果效果不明顯甚至低於原來為朝廷選拔賢能的科舉考試,那還真是自損根基。

“孟星河可在?給朕出來!”

“關鍵時刻,朕怎麼把他忘記了!”李世民自語道。立刻將目光望向大殿最末那陰暗的角落。

“孟兄!聖上叫你呢!”站在前麵的王龜年伸手碰了孟星河一下。苦笑道:“孟兄是否睡眠不足,怎每日早朝都會在此小睡片刻?如果長此這樣,等會兒散朝後去禦醫哪裏開幾副方子調節一下陰陽便可。”

得王龜年提醒,孟星河迷迷糊糊睜開眼。都怪昨夜太過纏綿,大半夜才睡去,如今上朝沒事可做他不睡覺才怪。

揉了揉眼睛。孟星河站了出來:“聖上是在叫下官?”

“廢話!”李世民心中大怒。這廝上朝便睡,每次都要自己叫他才出來。當真不知道什麼是君臣之禮。他臉色頓時暗了下來,沉聲道:“你且說說你對朕剛才所說之事有何看法?”

唰唰。一道道目光盯在孟星河身上。他們都知道,最近隻要遇見這種僵持的朝事孟星河都會被聖上叫出來說自己的見解。他們也知道此人上朝雖然睡覺,但長了一副鐵齒銅牙,說話更是見血封侯,甚得李世民的信任。

孟星河望了望四周,感覺到一股很大的壓力壓在身上。他臉皮厚的問了一句:“聖上剛才所說是什麼事?”

他剛才在睡覺,的確不知道今天朝堂上又出現什麼狀況。壯著膽子問了遍。李世民已經怒不可歇,心道孟星河這廝三番四次頂撞龍顏,換做旁人是個腦袋也不夠砍。他終究是忍了這口氣,道:“朕問你,你來說說對分科立學、分科立考是怎麼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