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來覆去,認真閱讀了好幾遍後。蒙先生頓時拍手叫好:“此子當可取前三甲耶!行文之間無所詬病,學識見解也是非常人所及,佳作,上好的佳作。”得到蒙先生的稱讚後,下麵的官員則是恭敬將封住考生名字那張紅布去掉,馬文才三個大字就出現在蒙先生的眼前。
他看了一眼,好像略失所望。剛才聽下麵的閱卷官讚歎,馬文才這篇文章怕是十份試卷中最優秀的一份。
不是心中預想的人,蒙先生繼續往下麵看去。
又是一篇佳作,拿著一份考卷,蒙先生欣喜若狂。這篇文章,與馬文才的相比可謂不相上下,文辭用語皆是滿腹才氣,行文之間如流雲般通暢,所著見解,精辟實用,當可取前三甲之列。
又確定了一個三甲之中的考生。挑開紅布一看,趙浩然三個大字寫的蒼勁有力,蒙先生這次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過蒙先生還不覺得滿意,總覺得今天沒有等到想看的文章。意猶未盡拿起下麵的考卷,直到最後一份拿到手上,蒙先生頗為失望的翻開一看,頓時眼前一亮。
漂亮的行書字體,圓轉流利之風格,儼然帶有幾分東晉王右軍的風采。單憑這一手好字,就給蒙先生帶來一種視覺的衝擊。蒙先生目光順勢而下,一口氣就將考卷上的內容讀完,然後表情比較嚴肅認真道:“此考卷是何人所閱?”
一種不容別人質疑的語氣,讓下麵的閱卷官們體會到一種威嚴的霸氣。一個矮小的老頭,躬著身子跑上前來,小聲道:“後麵三份考卷都由下官所閱,取其上等者推薦供大人審核的。”
“那你給我念出來看這篇文章,究竟那些地方不足。”毫不猶豫的將手中那份考卷當場扔在那個閱卷官的麵前,蒙先生頓時勃然大怒。
閱卷官顫抖著雙手,捧住那份考卷,嗡聲將手中的考卷念出聲來。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
閱卷官流著冷汗將此篇文章念出來,頭上就像淋了大雨般濕漉。蒙先生憤然罵道:“如此佳文,居然將它放在最後,要是老夫老眼昏花,胡亂批下,勢必與我大唐朝一個絕世之才失之交臂,如此不察之罪,倘若導致人才流失,大唐朝豈不被爾等攪亂了天地。”
重語氣訓斥下麵的人一番,蒙先生親自將那份考卷從新拿回自己手上,酌字酌句斟酌起來。看他投入的樣子好像在專研一篇極其深奧的文章,時而露出讚許,時而又眉頭深鎖,好像對裏麵精妙絕倫的語句,一時難以理解卻又不得不佩服。
看了接近一個時辰,下麵的官員早都嚇的擠在一起默不作聲。科考出現這等情況,明眼人都知道其中有人舞弊,打壓某些仕子的好文章。
直到將文章裏所有的內容理解之後,蒙先生臉上洋溢著滿足的感覺。越是精妙的文章,就是他們這種大儒的精神糧食,讀一遍不夠,直到真正讀懂才算看明白一篇文章的精髓。
用手揭開考卷上的紅布,看見三個如同遊龍飛鳳的簽名,蒙先生終於露出了笑容。然後他取過一旁的紅榜,直接在解元下麵添上名頭。
“如此佳文,就算老夫都無法寫出,當之無愧的第一。”當著大小閱卷官員的麵,蒙先生給了眾人一個肯定的答案。然後見他稍稍思考之後,今年桃源鄉試前十甲塵埃落定,就等著放榜那天與眾學子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