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總算看在這位看護著內務府最大的錢袋子的份上,領路的太監在敲開會客廳的房門前,轉身向他提醒道:“陛下就在裏麵了,汪行長你還是先深呼吸幾次,調勻了氣息再進去為好,免得在陛下麵前失禮。”
汪春雲深呼吸了幾次,稍稍冷靜下來之後趕緊躬身道謝道:“多謝公公提點,敢問公公貴姓,也好讓小人有所答謝。”
這名太監卻讓到了一邊說道:“雜家為陛下做事,可不敢求什麼答謝。汪行長進去之後小心說話,可莫要失言…”
再次謝過了這位太監之後,汪春雲就順著對方打開的門走進了會客廳。對於汪春雲的到來,正在批閱奏折的朱由檢倒是顯得很輕鬆寫意,他頭也不抬的說道:“免禮吧,你先在邊上坐上一會,待朕批好了這幾份奏折,再和你說事。唔,順便幫壁爐添上幾塊木柴…”
在呂琦的指點下,汪春雲找到了皇帝所說的壁爐,在一邊的鐵籃中找到了小臂粗細的幹柴,他小心翼翼的給壁爐添加著幹柴,隨著壁爐內火焰的增強,原本還有些心浮氣躁的汪春雲倒是真正的平靜了下來。
就在他默默的往壁爐內添加木柴時,朱由檢終於批好了手中的奏折,起身走到了壁爐邊上。察覺到皇帝走過來之後,汪春雲趕緊丟下木柴再次向皇帝行禮問好。朱由檢拍了拍他的肩膀之後,便坐到一邊的椅子對他說道:“不必這麼拘束,起來說話吧,朕記得你在燕京大學上過學?”
汪春雲隨即回道:“是,小人之前在家中雖然上了幾年私塾,但是來了北京之後覺得學問還是太淺了,難以應對生意上的往來,就在燕京念了一年短訓班。”
朱由檢拿著一塊木柴把之前汪春雲丟進的過多木柴攏了攏,撥旺了火勢之後,才丟下手中的木柴對著他說道:“既然是燕京大學的學生,那就是自己人。呂琦,等會給他拿一塊入宮的腰牌。今後你有什麼問題,自己進宮來跟朕說也好,或是寫了折子遞上來也好,都行。朕總是要給你主持公道的…”
汪春雲頓時大喜,連連向崇禎道謝不已。待到他的情緒稍稍平靜了些,朱由檢接著才對他說道:“你既在燕京大學上過學,那麼總應當讀過《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這篇文章,那麼朕就考一考你,金銀和貨幣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由皇帝組織人員編寫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已經是七易其稿了,說是一篇文章,但事實上已經相當於一部小冊子了,而社會調查部和燕京大學的教授們依舊還在搜集數據,準備對其進行第八次修訂。
這篇文章剛剛出現時,因為其使用的枯燥的語言和引用的大量數字,和大明文人的審美觀念不符,因此一直不是很受重視。除了那些戶部官員和想要討好皇帝的文人會去研究文章的內容外,其他人基本對這篇文章持無視狀態。
但是隨著大明經濟活動的複雜化和股票、公債的出現,使得商人們不得不重視起這篇文章來了。特別是銀行業的股東和高級職員們,如果沒有讀過這篇文章的,幾乎都會被眾人所排斥。
畢竟這篇文章是目前大明唯一一部經濟學方麵的著作,算是係統的闡述了財富、土地和貨幣之間的聯係,雖然其中還有著許多缺陷,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商人來說,無疑是一本直指經濟運行規律本質的秘籍。如果連這篇文章都看不懂,那麼他們就更加無法了解銀行究竟是怎麼運作的了。
汪春雲極為喜歡這篇文章,對於各個版本也都有所研究。因此聽到皇帝提出的這個問題之後,他隻是安靜的回想了片刻,便對著皇帝解釋起他對於這篇文章的看法,還有金銀和貨幣之間的關係。
汪春雲一氣講了將近半個小時,這才意猶未盡的說道:“…所以臣以為,流通起來的金銀才能稱之為貨幣,不能進入市場流通的金銀就不能稱之為貨幣,而是一堆沒有使用價值的石頭罷了。
就好比商鋪賣不出去的存貨,看起來確實是有價值的,但是砸在手裏的存貨,實際上一文不值,還占了倉庫的地方,就是一堆廢品。
所以,對於銀行來說,儲備金銀本身並無意義,以金銀為本金發行的紙幣,在市場上流通起來,才是真正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