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718章 凱旋式(2 / 2)

再加上,百姓們繳納著沉重的稅賦給養這些軍人,可是這些軍人在敵人到來之前卻總是把平民丟給敵人,從來也沒有盡到什麼保護之責。偶爾有幾個敢同敵軍接戰的,大多也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而不是為了守土安民。

像戚繼光、俞大猷這樣肯保護百姓的明軍將領,就算是在明軍之中也是少數人。多數的明軍將領,大多是殺良冒功或是養寇自重的貨色。對於這樣的軍隊,大明百姓自然是不樂意去親近的。

小林義信和稻富直賢兩人正立於這些狂熱的大明百姓之中,觀看著意氣風發的大明近衛軍從麵前的街道前經過。小林義信是大阪大學推薦到燕京大學學習天文科學的優等生,而稻富直賢則是江戶幕府派遣到大明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的武官。

隨著大明的國勢不斷上升,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科學,從陸軍指揮藝術到海軍指揮藝術,東亞各國已經再次拜倒在了大明的腳下。和過去的曆史一樣,一旦中原王朝強盛起來之後,東亞諸國就試圖從中華文明中汲取養分,從而用來解決他們所麵臨的問題。隻不過這一次他們不需要再派遣什麼遣唐使,而隻要派出留學生即可。

就朝鮮和日本這兩個中華文明的學生而言,日本人顯然要比朝鮮人識時務的多。比如朝鮮學者們仗著自己開化較早,對於孔孟之學研究的也較為透徹,因此對於大明的政治和學術改革頗有些不以為然,認為崇禎皇帝重術而輕道,遠離了聖賢的教誨,遲早是要惹來災禍的。

他們當然管不到大明的政治改革,也不敢管。但是對於沈器遠主持的朝鮮內部改革卻是極力抵抗,自然對於派往大明留學的事務也就呈消極態度了。哪怕是送來的那些留學生,也多半以學習孔孟之學居多,而很少選擇自然科學和軍事學院的。

而日本雖然還處於一種封建割據的狀態,但是從各地方藩閥和江戶、大阪兩地幕府,向大明派送留學生時卻是不遺餘力的。到了崇禎十二年,日本留學生已經超過了近千人,是朝鮮留學生的三倍之多。

這些日本留學生對於大明的一切學問和製度都想要學習,並不像朝鮮人那樣給自己限定範圍。於是雖然日本還處於一種封建割據狀態,但是其經濟和文化上的開放和包容,卻已經開始將朝鮮甩在身後了。

麵對眼前的這隻大明近衛軍,這兩位日本留學生第一時間表現出來的就是羨慕之情,但是很快他們就把話題轉回了國內。

稻富直賢毫不遮掩的對著身邊友人說道:“不知什麼時候,我國才能夠建立起一支像近衛軍這樣威武雄壯的軍隊,以之統一全國,廢除藩閥政治,建立如同大明這般的朝廷體製,那時就可收回被外國占去的利權了。”

小林義信卻似乎並不讚成這位友人的主張,他若有所思的觀望了一陣附近向近衛軍歡呼的京城居民,方才緩緩說道:“我以為,日本當前最重要的不是建立一隻如同近衛軍這樣的強大軍隊,而是要先喚醒日本百姓的國民意識。沒有這等忠君愛國的百姓,就不會有近衛軍這樣的軍隊…”

梅思沃爾德和威爾森、羅伯特.布萊克等人同樣在觀看著這場近衛軍回城儀式,隻不過這些英國人並沒有選擇站在街道邊上,而是挑了一處臨街的酒樓,預定了一個包間觀看。

欣賞完了大明近衛軍的英姿之後,梅思沃爾德從窗口回到了酒桌邊上,他取了炭爐上熱好的黃酒給自己斟了一杯暖了暖身子之後,方才對著羅伯特.布萊克問道:“你這次跟隨明軍出征,應該看過了這隻大明軍隊的表現,他們是不是真的像報紙上說的那樣,英勇無畏且戰力強橫呢?”

羅伯特.布萊克思考了片刻之後方才回道:“您知道,我隻是一名海軍軍官,對於陸地上的戰爭並不精通。如果讓我來評價的話,這隻軍隊在戰場上能夠服從紀律,他們對於武器的掌握也極為熟練,而指揮他們的將領也能夠很好的把握住戰機。至於其他,老實說營口之戰並沒有報紙上渲染的那麼的壯烈,我認為有些描寫是過於藝術化了。”

一旁的威爾森神情有些異樣的說道:“一隻軍隊能夠在戰場上服從紀律,士兵熟悉自己的武器,將領能夠及時抓住戰機,這已經是水準以上的軍隊了吧?”

羅伯特.布萊克這才有些醒悟了過來,他在大明軍中待的太久,竟然已經將某些習以為常的現象視為理所當然了。事實上他剛剛所說的這三點,放在歐洲也是少數強軍名將才能辦到的事。

三人頓時沉默了下去,過了片刻之後梅思沃爾德方才轉移話題問道:“布萊克先生,你同大明海軍參謀總部的合同,是不是明年4月就到期了?您打算還要繼續同他們續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