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這個時候,他的這位長子居然動用了自己的積蓄去安撫鑲黃旗的將士,這在黃台吉眼中是不可饒恕的罪行。畢竟在他眼中,豪格這個旗主貝勒不過是一個對外的幌子罷了,他可沒真想把鑲黃旗交付給豪格。
看看他的兄長代善就知道,當代善把鑲紅旗交給嶽托之後,他的命令在鑲紅旗中就有些行不通了,沒有嶽托的首肯,代善根本指揮不動鑲紅旗。黃台吉用豪格擔任鑲黃旗的旗主貝勒,不過是因為他隻有這個兒子是成年了,能夠幫他代領一旗,並不是說他打算立他為自己的繼承人了。
一旦讓豪格真正把鑲黃旗控製在手中,日後他想要挑選其他兒子作為汗位繼承人就會遇到許多不可測度的風險。畢竟在這幾年的補充下,鑲黃旗已經從八旗墊底的一旗上升為中流實力的一旗了。
加上豪格還有著代善的支持,一旦在他亡故之後,隻掌握了正黃旗的汗位繼承人能不能夠鎮的住豪格,還真是未知之數。更何況還有一旁虎視眈眈的兩白旗和沒有立場的鑲藍旗,這很顯然會爆發一場激烈的內鬥,這是黃台吉所不願意看到的。
隻不過他之前還指望著嶽托能夠幡然醒悟,隻要嶽托願意同豪格劃分界限,那麼他也就不必這麼著急去處理豪格的事情。光憑一個老朽的代善,是無法讓豪格擁有挑戰自己權威的膽量的。
但是嶽托的突然暴斃,完全打亂了黃台吉對於內部政治力量整合的計劃。空缺出來的鑲紅旗旗主貝勒之位將會成為諸方爭奪的焦點,剛剛才吞下正藍旗的黃台吉可以想象的到,這些宗室貝勒們會如何反對他將鑲紅旗再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
最令他擔心的就是,代善也許會借助這次機會,直接以兩紅旗支持豪格,從而奪回對於鑲紅旗的控製權。一旦形成這樣的局麵,豪格的力量就會壓倒自己,成為八旗第一的勢力集團。如此一來,他就無法繼續模糊豪格繼承人的身份,從而必須要正式確認他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否則兩黃旗內部就要先發生分裂了。
然而這恰恰是黃台吉不願意去做的事,因為豪格確實無法承擔起他座下的這個位置。雖然豪格在戰場上的表現還算出色,但是在政治上他既對付不了多爾袞,又無法擺脫代善的操縱,且也難以得到蒙古人及漢人的認可。讓他成為滿清的繼承人,無疑就是滿清內部分裂的開始。
麵對一個開始恢複國力的大明,就算是內部團結一致的滿清也是如履薄冰,更別提是一個四分五裂的滿清了。黃台吉苦思數日之後,終於確定了這樣兩件事,一是要同大明恢複和平,好騰出手來處理內部的問題;二是必須向眾人暗示豪格並非自己繼承人的身份,以防止滿蒙親貴繼續向其表示忠心,從而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麵。
就在黃台吉苦心積慮為愛新覺羅及滿清的未來思考的時候,北京城的百姓們已經興高采烈的等待在街道兩側,準備迎接解救了大明商民的近衛軍回城了。
和過去百姓對於國戰漠不關心不同,現在的大明百姓對於國戰顯然要關心的多,這不僅僅在於報紙上成篇累牘的宣傳作用。更重要的是,大明發動的對外戰爭,已經越來越同市麵上的物價和股市的債券股票漲跌聯係在了一起。
但凡有些頭腦和資產的百姓,都不會對這些戰爭視而不見。特別是大明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受到戰爭的影響就更為深刻。畢竟軍隊出征所需的各種軍需用品,現在已經成為各家工坊眼中最為穩定的訂單。
而大明軍隊在海外的勝利,不是為這些大明的工廠主們開拓了一個新的市場,便是為大明商人獲取了更為有利的商業環境和稅收。甚至於,在被征服的南洋諸島上,有著大批未曾開發的土地,可以分配給國內的失地民眾。
在這樣的局勢下,戰爭就意味著利潤、財富和土地,哪怕是最為保守的士紳們,不管他們平日是如何批評朝廷窮兵黷武的對外政策的,但是在購買戰爭公債和投資製造軍需物資的工坊時,也是不曾落於人後的。
在大義麵前,生命也可以被拋棄;但是在利益的麵前,人們往往會忘記自己堅持的大義究竟是什麼。而對於滿清的作戰,可謂是再正義不過的戰爭,這樣的勝利自然更能激發大明百姓的自豪感,因此聽說今日是出征營口的近衛軍回城之時,京城百姓也就自發的等候在了街道兩側,準備迎接這些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