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711章 保護大人(1 / 2)

南褚已經顧不上哈撒兒說的話裏有多少真心實意了,既然連他身邊的這些主事者都能當麵和自己劃清界線,外麵的那些軍隊會作出什麼樣的選擇也就可想而知了。

說到底,這一次的叛亂也是事發突然,如果不是因為袁崇煥當眾被處死,引發了這些蒙古那顏們的忌憚自保之心,他也不能脅迫他們起兵反叛大明。

而袞楚克台吉的心腹和泰寧公主的部將們也是一時激憤,如果當晚把袁崇煥給直接拿下或是當場斬殺了,他們沒有了回頭路也就隻能跟著自己走到底了。

但是因為這些蒙古那顏們的遲緩動作和不聽號令,導致袁崇煥逃出了城去。到了這個時候,這些蒙古將領心中的激憤情緒退去,理智就開始回來了。

心情激憤的時候,這些蒙古將領自然不管不顧,隻想著找袁崇煥報仇。但是當理智回來之後,他們就要為自己的未來和家人考慮了。

隻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來,現在滿人的日子並不好過,大明的北方防線形成之後,滿人就局促於遼東一地而不能出,已經很難再威脅到大明關內的核心區域了。

而義州之戰中正藍旗的投降,更是開創了八旗建製部隊投降的先例。雖說正藍旗的投降並不全是戰爭上的因素,同滿人內部的政治鬥爭也有著極大的關係。

但是不管怎麼解釋,義州之戰後滿人和大明之間就進入了一個相持階段,雙方誰也不敢輕易發動戰爭了。以滿人這樣一個人口單薄的小國,和人口、國土都極廣闊的大明僵持下去,怎麼看都是失敗的開端。

這也是當初袞楚克台吉和沈陽不斷聯係,但終究不敢舉旗公開叛明的緣由,因為大家怎麼都看不到,這場爭鬥中滿人有任何贏得勝利的機會。

為袞楚克台吉報仇時大家都沒怎麼細想,但是真到了選擇遷移遼東的時候,許多人就開始擔憂,此時投奔滿人究竟是不是跳入火坑中去了。

這些蒙古人的猶豫,原本在南褚看來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隻要把他們帶去遼東,他們的猶豫終究還是會慢慢被消除的。但是誰能想得到,章嘉活佛同額哲會出現在城外呢?

在宗教信仰的感召下,普通士兵肯定是不會向活佛舉起刀劍了。而作為黃金家族的血脈,額哲又天然對這些察哈爾人有著政治上的號召力。

原本這些蒙古將領心中的猶豫擔憂,就變成了明人最有力的武器。於是對方隻是用了幾句承諾,就把這些搖擺不定的蒙古人都拉了過去,南褚對此也是無計可施。

既然自己的策劃已經失敗,他便想著要先保全自己,從察罕浩特全身而退了。這些蒙古人能夠背叛明人一次,自然就會有第二次,他不認為自己下一次會找不到這樣的機會。

唯一讓他感到遺憾的,要是早知道章嘉活佛和額哲在城外,那麼他死活都會先帶一部分人遷移,而不是試圖把整個察罕浩特搬空,使得現在局麵徹底反盤了。

思索了良久之後,南褚便正色對著這些蒙古那顏們說道:“事已至此,我也沒什麼可說的。

不過諸位那顏真的打算把事情做絕,要把我留下來送給明人,同我大清結下不死不休的大仇嗎?

先不說我大清同明國之間的勝負尚在兩可之間,把我送給明人,你們又能落下什麼好處了?諸位那顏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為,我可是一一記在心裏,你們就不怕我來個一拍兩散?”

雖說有脾氣暴躁的那顏心中想著,他們其實也不一定要交個活人出去,一個不會說話的死人同樣是可以當證據的。不過看著主事的德森金旺不說話,他們倒也還是保持了安靜。

對於南褚威脅,德森金旺也不是不忌憚的。至於殺了南褚,交出一具屍體給明人,隻有腦子最簡單的莽夫才會這麼幹。明人這邊會以為他們殺人滅口,而滿人這邊也要把他們當做不死不休的敵人,這等於一下子把兩方都得罪了,所以這等事他是絕不會去做的,當然要是有人肯替他代勞,他也不會去阻止。

“隻可惜…”他打量了自己身邊的同伴們,發覺自己身邊還真沒有一個這樣的蠢人。沉默了片刻之後,德森金旺斟酌著語氣說道:“南褚使者何必如此上火,皇上一向寬仁愛人,阿敏貝勒、杜度貝勒等人到了大明之後,都得皇上委以重任,你即便去了京城,也不必擔憂會有什麼不好的下場…”

南褚在黃台吉手下一直做著拉攏蒙古諸部的外交工作,自然不會為德森金旺的幾句拙劣言辭給說動。他揚手打斷了對方的勸說說道:“咱們還是挑明了說吧。你放我們離開,今後再見麵,咱們還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