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878章 春天九(2 / 2)

雖然大明在這場戰爭中穩戰穩打,不停地向布哈拉汗國內陸推進戰線,但是對於國內的大部分民眾,乃至於普通官員來說,這場遠在萬裏之外的戰爭,還不及他們對於河北南部瘟疫傳染控製區終於完成使命來的關注。

不過對於上過幾天軍校的李璡來說,他倒是知道布哈拉汗國、哈薩克人的所在地,對於西域邊疆的安全有多麼的重要。而塔什幹的另一個別名又被稱之為康居,此地正是過去絲綢之路中段最為重要的一個樞紐。占據了塔什幹,意味著大明已經控製了一半的絲綢之路,達到了漢唐時對於絲綢之路控製的終點。

按道理來說,這已經差不多達到了中原王朝所能夠控製的勢力最西端。可是仔細閱讀報紙的李璡卻發覺,朝廷似乎並未有結束這場戰爭的打算。

圍繞著對於占領…不,報紙上寫的是,大明率領聯軍從布哈拉汗國手中解放了漢唐時的友好屬國康居。報道裏極大的稱讚了一番康居的地理環境,又譴責了布哈拉人和哈薩克人對於康居文明的破壞。之後便順理成章的表示,大明不僅要對康居文明進行保護,還要打擊那些破壞了絲綢之路貿易往來的敵對勢力,以維護當地民眾的利益。

雖然報道裏對於中亞的形勢隻是寥寥帶過,但是顯然哈薩克人和布哈拉人才是那個焦頭爛額的戰敗者,而不是報道裏所說的窮凶極惡的侵略者。甚至於,大明不僅聯合衛拉特人打下了大半個哈薩克草原,還成功的幫助希瓦王子阿布勒哈茲·巴哈杜爾收複了半個國家,成為了布哈拉汗國在北方的大敵。

而李璡看著報紙上刊登出來的中亞簡略地圖,方才想起出使印度莫臥兒帝國的使團,未必真是為了兩國的友誼而去的。看著這張地圖,莫臥兒帝國從南邊攻打布哈拉汗國,顯然比大明遠征中亞要容易的多。

隻是稍稍思考了片刻,李璡便覺得布哈拉汗國的滅亡幾乎是不可避免了。皇帝對於打通絲綢之路的執著,他是心中有數的,而布哈拉汗國盤踞在中亞就已經威脅到了絲綢之路的安全,既然這個國家沒能看清形勢早點向大明投誠,走向毀滅也就成了必然。大明在中亞可不是孤軍奮戰啊,現在。

當馬車停下之後,李璡收回了心神,折好了報紙,令家仆將從南方帶回的文件抬入刑部大院。雖然這裏被稱之為三法司,但是都察院卻和這邊隔了一條街,在更西麵的街坊內。

過去這裏主要是刑部、大理寺和刑部大獄的所在地,當然整個刑部大院的麵積並不小,從西單北大街開始,占去了四分之三的刑部街長度,整個占地麵積大約超過了50畝。因為有著監獄的關係,附近幾乎沒有什麼人家,隻有一個山西大木廠和一個柴薪司和刑部大院相鄰。

不過隨著煤爐、蜂窩煤的興起,和水泥、鋼筋等建材的出現,為宮內服務的大木廠和柴薪司就空了下來。不過因為京城工商業的發展,內城的地價開始不斷上升,不僅大木廠和柴薪司的空地已經被內務府計劃重新開發,就連刑部大院這片土地也被人盯上了。

在李璡出京之前,刑部大獄已經被挪去了景山一帶,據說工部有意聯合內務府將刑部大院整個推平,然後重新規劃建築,一部分土地用來修建刑部大樓,另一部分則建成商鋪民宅用以出售,以補貼刑部大院翻新的支出。

李璡走進了自己久違的辦公室後,一邊令仆役將裝著文件的箱子放下,一邊打開箱子翻找出了準備好的一疊文件,交代了跟進來的下屬幾句,便帶著文件出門向刑部二堂走去了,那裏正是刑部尚書的值房。

當惠世揚看到李璡走進自己的房間時也頗為意外,畢竟他和李璡之間可不是直接的上下屬關係。按照道理,對方不應該這麼直接的上門,除非他是要打自己上司的小報告。

心中雖然懷疑著,可惠世揚還是神情平淡的對著李璡點頭道:“之前就聽說你這兩日回京,莫不是昨日剛剛回來的?”

李璡將文件放在一邊,對著惠世揚行禮後說道:“下官昨日下午到的京城,因為天色不早所以沒直接回刑部報道。今日便想著早點過來報道,順便向尚書大人彙報一下工作?”

惠世揚有些驚訝的看著他說道:“彙報工作?你不是應該向總檢察長或是副總檢察長報告的麼?怎麼跑到我這邊來了。”

李璡平靜的回道:“因為有些問題涉及到左光先,左副總檢察長。下官認為,也許應該讓尚書大人先了解下,所以就先過來拜訪尚書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