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859章 紅衣主教三(2 / 2)

而紅衣主教雖然知道國王對他的信任並無更改,但是在對待桑克.馬爾斯的問題上,國王卻第一次否決了黎塞留的建議。這讓紅衣主教即惱火而又擔憂,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時日無多,而桑克.馬爾斯又如此的年輕,一旦自己去世之後,對方就能通過操縱路易十三的權力來毀棄掉他費盡心血建立起來的法國。

對紅衣主教來說,今日的法國就是他以一生心血凝聚起來的政治成果,是他看的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因此紅衣主教決不能容忍,有這樣一個隱患留在國王的身邊。在這個時候,黎塞留又有什麼精力去思考萬裏之外的中國對於法國的未來會有什麼影響呢。

被黎塞留強行留在巴黎的宋獻策,為了自己的生命和訪歐的使命,這三年來都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觀察紅衣主教的身上,因此他自覺自己已經算是對紅衣主教認識最多的外國人了。

不過越是對紅衣主教認識深刻,他就越是認識到兩個問題,一是紅衣主教的確可以在法國為所欲為,且在政治手段上的下限確實比較低,也難怪法國的貴族們沒有一個不怨恨這位法座大人的。

二則是,他想要謀劃的同法國結盟等事項,永遠都繞不過紅衣主教去。畢竟就連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也曾經自嘲,他不過就是紅衣主教麵前的第一臣民而已。放棄了紅衣主教,也就等於是放棄了他對於歐洲事務的設計藍圖,這也讓他實在難以定奪。

不過在巴黎的二年生活,終於讓他意識到,除了紅衣主教之外,法國還真沒有人能夠和他談論中法結盟對抗奧斯曼帝國的事情。紅衣主教的政治對手們,除了熱衷於權力和財富之外,幾乎看不出有任何遠大的理想。和這些人談論幾十年後的歐洲及亞洲局勢,無疑是在對牛彈琴。

在這兩年裏,他也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同紅衣主教對於歐洲的政治局勢看法有所不同外,對於法國的內部政治倒是秉持著同一個立場,法國應當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強大王國,而不是一個諸侯林立的弱小聯邦。

畢竟中國需要的是一個對付奧斯曼帝國的幫手,而不是一個結盟的空頭名號。因此紅衣主教打擊貴族割據勢力提升王權的行動,宋獻策還是比較認同的。

因此在和紅衣主教僵持了近二年之後,宋獻策還是決定向黎塞留低頭。並以建立考試製度篩選官吏和改組警察製度等二、三事的建議,贏得了黎塞留的信任。從而開始替紅衣主教試點建立巴黎警察部隊,並為其管理那些遍布法國內外的密探。

不過宋獻策雖然向黎塞留低頭,卻沒有完全倒向黎塞留,因為他知道自己和黎塞留隻能是當下道路的同行者,一旦法國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時,兩人的目標就是南轅北轍了。所以在黎塞留之後,宋獻策還給自己找了另一個政治上的盟友,就是法國王後奧地利的安娜。

當讓.雅克.高恩跑來傳遞王後召見的訊息時,宋獻策心中隱隱便猜到了法國王後召見自己的用意。在王後的會見廳內,奧地利的安娜接受了宋獻策的行禮之後,便將侍從趕出了房間,然後起身走到宋獻策的身邊急急說道:“宋先生,我記得你曾經說過,您不會在國王和法座之間選邊站的。”

年屆四十的王後雖然已經不及年輕時美貌青春,但一頭栗色的長發卻依然保持的少女時的風采,而她身上噴灑的香水也很好的掩蓋了自己的體味。和這樣一位成熟而有著風韻的女士交談,宋獻策的身心還是比較愉悅的。

不過聽到了王後的問話之後,他還是謹慎的回答道:“當然,雖然外臣接受了國王陛下的任命,但是外臣並沒有加入法國國籍。所以外臣將會對國王任命的職位盡職盡責,但對於國王陛下和法座大人,不會有任何的偏向。當然,在公事上麵,下官以為國王陛下是有著最終裁定權力的。”

王後注視著宋獻策許久,才認真的問道:“那麼作為法國的王後,我能否請你回答我,這一次法座把國王拉到南方去,究竟是在謀劃著什麼?請別告訴我,這是為了激勵前線將士的士氣,這可一點都不像過去的法座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