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代表荷蘭在印度洋進行殖民行動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這家商業公司首先要保證的是公司股東的利益,而不是荷蘭共和國的利益。但是對於大明來說卻正好相反,在皇帝的意誌下,商業利益也是要為政治目的讓路的。
李佑的判斷顯然是正確的,果阿的葡萄牙人已經對這場看不到盡頭的戰爭感到厭煩了。在五年前,沒有一個葡萄牙人會看到荷蘭人能把果阿封鎖的這麼久。是的,通往果阿的海口和河流上有著大大小小的堅固城堡和炮台,葡萄牙人相信沒有那隻強大的海軍能夠以武力攻克果阿。
但是他們沒能想到的是,一個失去了貿易往來的港口,同樣也會慢慢死去的。在經曆了瘟疫流行、港口封鎖和貿易衰退之後,曾經城市人口一度超過3萬以上的果阿,街頭充斥著著商鋪和手工業工坊的城市,正慢慢變成為一座叢林中的廢墟。
拜當地的氣候影響,一旦人的活動範圍大幅度縮小,那些被人砍伐出來的空地很快就會被各種綠色植物重新占領。因為瘟疫和戰爭,來自阿拉伯、印度內陸的商人漸漸看不到了,為了維持生存,這座城市的手工業者和商人們也正不斷的逃離果阿。
現在的這座果阿城內,人數最多的不是手工業者、船員和商人,而是街頭的乞丐和軍營中的士兵。因為貿易的不斷衰退,不少商人甚至已經在私下破產,為了維持自己的名譽和家人的生計,他們卻還是維持著過去的排場,坐著豪華的馬車去熟人那裏借貸維持生活。
在李佑抵達這座城市的時候,果阿的人口已經下降到了1萬5千-2萬之間,來自國內的葡萄牙人不會超過3000,其他大多是本地出身的葡萄牙,或是各種混血兒。對於這些土生白人和混血人來說,葡屬印度才是他們的祖國,一旦失去了葡屬印度,他們就會成為無家可歸的孤兒。
至於說返回葡萄牙王國去,那些在殖民地耀武揚威的本國人,在他們出生的土地上就已經如此鄙視他們了。抵達了王國之後,一無所有的他們還能指望得到什麼樣的熱情接待呢?
這些土生白人和混血人一心隻想著回到過去和平時期的果阿,那個多種族居住在一起生活的繁忙商業城市。
城市中不僅有著歐洲商人,還有聰明狡詐的古吉拉特商人,和信奉異教的婆羅門和印度商人。葡萄牙人與當地印度婦女生的混血後代,從事著理發,醫生和木匠職業。
至於其他葡萄牙人則在印度仆人的照料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們一出生就已經被規劃好了人生,或是長大後成為殖民地的官吏,或是成為教會的神職人員,從來不用為了生活而煩惱。
但是這場戰爭毀掉了一切,因為經濟的衰退,他們不得不辭退了一部分仆人,開始精打細算的過起了日子,甚至有人已經開始典當起家中的貴重首飾和家具。而養尊處優的貴族老爺們,現在不得不穿上笨重的鎧甲和沉重的佩劍,帶著三心二意的葡籍士兵和怯懦的本地土兵在城堡和炮台上巡邏,擔憂著自己的生命不要葬送在敵人的炮彈之下。
這些人為葡萄牙王國獨立運動歡呼,源於他們對現狀的不滿。而他們對於若奧公爵登上葡萄牙王國獨立後的王位的支持,則是希望能夠有一位強人能夠帶領葡屬印度走出目前岌岌可危的困境。
不過當安東尼總督對城中的議員、商人吹風,準備聯合中國、英國向荷蘭提出恢複印度大陸和平建議時,眾人的注意力頓時被這個建議抓住了。同王國獨立,若奧公爵登上王位相比,安東尼總督提出的這個建議才是最能盡快解除葡屬印度困局的辦法。
於是,一直鼓吹隻有若奧公爵登上葡萄牙王位,葡屬印度才會有救的果阿大法官費利佩.德.馬斯卡雷發現,圍繞在他身邊的人漸漸開始少去了,就連貴族們也不再整天把若奧公爵登上王位的事掛在嘴邊了。
就在費利佩.德.馬斯卡雷試圖尋找原因時,薩門托議員突然就在議會上拋出了一個議題,他認為葡屬印度不應該再對荷蘭人和莫臥兒帝國實施的戰爭行為和壓力繼續防禦下去了,這樣下去果阿和整個葡屬印度都會步入死亡,他們應該做出反擊,用進攻來打破荷蘭人同莫臥兒帝國織就的這張貿易封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