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要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務,我還想多了解一些莫臥兒帝國內部的政治局勢,比如現在這位皇帝的個性,他的幾個兒子之間的關係之類的情報。”
唐王對著右手的蘇觀生點了點頭,這位唐王身邊的親密助手便放下了手中餐具,拿過了一方棉帕擦了擦嘴,方才不急不緩的向李佑說道:“對於莫臥兒皇帝沙·賈汗陛下,本官以為他未登基之前應該算是梟雄,畢竟這個皇帝的位置原本不是他的,正是他聯絡了國中許多地方勢力的支持,才能在先皇帝死後獲得了皇位…
但是等到他登基之後,倒是漸漸顯示出了明君的風範。比如下令整頓田賦,減輕農民負擔;興修水利,提高農業生產;開鑿運河,發展國內貿易;允許歐洲商人在印度經商和實施宗教寬容政策,使得整個國家處於了一種欣欣向榮的生機之中。
正是在他登基前期的改革政策下,莫臥兒帝國才能度過西元1631-1632年的大饑荒,從而為帝國向東北、西北、南方邊疆拓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不過現在麼,這位皇帝陛下似乎失去了過去開拓進取的精神,開始耽於享樂和過於縱容那些親信重臣了…
比如帝國實施的土地所有製度,被稱之為劄吉達爾製度,換成我們大明的說法就類似於不世襲的食邑,但是劄吉達爾們要負擔帝國出征時的軍隊。
據我們了解,整個帝國的劄吉達爾數量已經超過了八千,其中最上層的60幾個劄吉達爾,占據了全國土地稅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所有劄吉達爾的年收入加在一起,大約超過了全國土地稅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比例,一旦幾位王子也學習其父那樣舉兵反叛自己的父親,那麼中央就失去了對於地方勢力的壓製力量。最終決定下一任莫臥兒皇帝的,將會是那些地方勢力們所支持的王子,這樣一來就有可能出現類似我國唐朝藩鎮割據的狀況…
至於這位皇帝的四位王子,雖然大王子已經基本確立了儲位,但是皇帝最鍾愛的卻是自己的三兒子,二王子和四王子似乎也不是那麼的安分。因此我們覺得,莫臥兒帝國因為繼承權而發生內戰的機會極大…”
唐王還在邊上補充道:“自從皇後阿姬曼·芭奴死後,莫臥兒皇帝就越來越喜歡和大臣們一起懷念皇後在時的日子,不僅每每通宵達旦的舉辦宴會,還常常因為某些人稱讚皇後的美德就大肆的封賞。
一座為安葬皇後修建的泰姬陵,修建了八年也沒能完成一半,但是國庫已經花去了數百萬盧比。大王子就曾經在信中向我抱怨,說是因為皇帝陛下近年來的享受,對於民眾的稅負正不斷的加重。比如德裏省的稅收就從阿克巴大帝時的1000萬盧比增長到了2000萬盧比。
雖說這其中有一些稅收是拓荒的成果,但農民負擔的加重已經是一個不可諱言的事實了。而且皇帝陛下念念不忘於巴爾克和巴達克山的祖業,因為這些地方是巴布爾先祖南下印度大陸時的領地。
而且皇帝陛下還耿耿於懷於,當初撒馬爾罕人對於巴布爾先祖的背叛。認為在奪回了祖先的領地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征服撒馬爾罕,要讓那些撒馬爾罕人知道,他們當初的背叛是多麼的短視和無恥。從5年前開始,皇帝每次召開宴會時,都會提到巴布爾先祖所受到的屈辱…”
聽完了唐王和蘇觀生的解說,當午餐快要結束時,李佑忍不住就開口說道:“那麼看來,我們這一次的出使,成功機會還是很大的。
不過唐王殿下,下官還想知道一些,關於南印度的比賈普爾、高康達兩國的情況,歐洲各國殖民者在這塊大陸上的勢力分布,不知總督府這邊搜集了多少資料?”
蘇觀生馬上說道:“位於印度中南部的高康達極為富饒,都城海得拉巴更遠近聞名的鑽石貿易中心,不過國王顧特布沙富裕而懦弱。國內大權被首相默罕穆德.薩伊德所掌握,他的稱號是:米爾.朱姆拉。這位首相還有一個葡萄牙人為其建立的大炮工廠,並雇傭了不少歐洲人作為自己的衛隊。
至於比賈普爾的國土橫跨了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國王穆罕穆德.阿迭爾沙性情剛強,軍隊也比高康達更強大一些…”